您好,欢迎来到三六零分类信息网!老站,搜索引擎当天收录,欢迎发信息

大山寺绿茶

2018/12/3 23:04:01发布60次查看
  • 品牌:悟道茶
  • 产品类别:其他
  • 是否进口:
  • 净含量(规格):
  • 保质期:大于12
  • 有无中文标签:
  • 是否为预包装食品:
  • 生产许可证编号QS:
  • 原产地:其他
  • 售卖方式:包装
  • 原料与配料:纯茶嫩叶
  • 等级:1级
  • 净度:85%
  • 内包装:PE袋
  • 外包装:铁盒
  • 特产:是
  • 生产日期:2013
  • 生产厂家:湖北
  • 储藏方法:阴凉通风
  • 商品条形码:
  • 卫生许可证:
  • 产品标准号:

大悟绿茶生长在大悟地处山区,气候湿润,温差较大,多为酸性或微酸性砂壤土,为茶树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故县内盛产绿茶。大悟绿茶叶脉细,肉质厚,矿物质丰富,茶素含量高,品质上乘。1983年以后,茶叶生产发展迅速,形成“有山必有茶,无山亦种茶”的生产格局,产量产质大幅度提高。
大悟绿茶尖主要产地为双桥一带,属条形烘青绿茶,于20世纪80年代初,由国营双桥茶场研制而成。1983年,被评湖北省名茶,结束了“大悟无名茶”的历史。此后,先后8次获省级以上名茶金奖,1998年被推荐为国际名茶。此茶还分别被《湖北名茶》、《湖北名优新特商品大全》、《湖北名优茶》、《中国茶经》、《中国名优茶选集》等专著收录。现将《湖北名优茶》一书对双桥毛尖品质的介绍转录如下:“条索紧细显毫,色泽翠绿,滋味醇厚,汤色黄绿明亮,香气清高持久,叶底嫩绿匀齐,饮后止渴生津,令人心旷神怡、齿颊留香,回甘润喉,冲泡耐久”。
据《大悟县志》记载,大悟县茶树种植具有悠久的历史,产茶有1000多年历史。从唐代起,大悟茶就为朝廷贡品。清末,大悟绿茶因其***的品质,跻身当时的名茶之列。唐代陆羽因著***部茶叶专著《茶经》闻名于世,至今,在大悟县黄龙寺还流传有一个神奇的传说:陆羽编撰《茶经》,曾云游天下,考察茶种,于中原诸州考察毕,怀挟佳种,取道九里关南归,途径黄龙寺,远听寺中诵经之声朗朗,近见殿里拜佛之客甚众,因幼时受僧抚育,亦僧亦俗,颇具佛缘,便去参拜住持。恳谈之际,觉住持乃得道高僧,悉暂住学道。偶见寺中小僧,于参禅之际,昏昏欲睡,便惠茶种,并传制茶之法,乃去。临别留言:饮之可提神醒脑,有益参禅。数年,陆羽复经黄龙寺,住持奉上香茗,陆羽饮之大惊。此茶之形、之香、之色、之味俱佳,细品一口,醇厚柔滑,神清气爽,堪称***。住持道:“此茶乃君所授,君必熟之,何故惊诧?”陆羽曰:“别处种植此茶,其味虽佳,却不及今日所饮,故而惊异。”住持道:“茶种虽同,而水土不同,味故相殊,此乃一山出一物也。”羽闻之首肯,并留住数月,改进制法,传授僧众。传说清朝乾隆皇帝下江南的时候,路过九里关,听说了这个故事,亲自跑到黄龙寺去品茶。品后,龙颜大悦,就下圣旨给地方官,要他们年年向宫廷进贡黄龙寺的茶叶。据考证,大悟绿茶名称应始于明朝洪武年间。佛经《禅门日诵》记载,1393年,进士出身、曾任布政使、按察使、通政使的李道元,因“蓝玉案”逃至大悟山出家。据说李道元出家的大悟寺的僧侣,以谷雨后摘取新茶嫩枝,经过杀青、烘烤等工序,制成金黄色片状茶叶,饮用时,用滚水烫壶,炭火烤壶,待壶内水气蒸发干后,放入茶叶,入滚水冲泡5分钟后,斟出清香鲜亮的茶水来,饮后神清气爽、四体通泰。因大悟山周围地区多流行“疠气”,寺僧以茶相赠,施药治病,无不灵验,人们尊称为大悟绿茶。

湖北中岳天然绿色食品有限公司

13725027156
该用户其它信息

VIP推荐

13725027156
 发送短信
免费发布信息,免费发布B2B信息网站平台 - 三六零分类信息网 沪ICP备09012988号-2
企业名录 Produ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