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经轴上浆的机器由四个主要部分组成:
①轴架:放置规定数目的整经轴,引出的经纱根数一般等于织物经纱总根数。
②浆槽:存贮、加温(保温)浆液的容器和附加机件。经纱绕过浸没辊吸附浆液,再经上浆辊和包有弹性表层的压浆辊之间受到挤压,使浆液透入纱中并压去余浆,得到规定的上浆率。
③烘仓:烘干湿浆纱的装置,分为烘筒式、热风式和热风烘筒联合式三类。
④车头:包括主传动、后上蜡装置、分纱棒、测长打印、伸缩筘、织轴卷绕、上落轴等机构。主传动要求较宽的无级变速范围,且有爬行速度(2~3米/分),以适应不停车处理疵点的要求。分绞棒将烘干的浆纱分成若干层。细密的纱层或化纤浆纱可通过后上蜡装置涂上微量乳化蜡,使浆纱表面平滑并减少静电积聚。分层后的浆纱经伸缩筘进一步分开,最后经拖引辊绕上织轴。织轴卷绕机构在不同车速下和织轴卷绕直径渐增的情况下能使浆纱张力保持恒定。浆纱的测长打印给浆纱以匹长的标志,一般在烘干后进行。
胶浆的主要性能要求:胶浆的粘度一般在10万cps以上,白色胶浆的粘度则可以达到18万cps;目前使用的增稠剂大部分是丙烯酸酯类的增稠剂,该类增稠剂具有碱性增稠和高效增稠的特点,但该类增稠剂也有对电解质敏感和粘度稳定性差的缺点。乳液的增粘性,对胶浆粘度的稳定性影响也非常大,一般地,乳液的增粘性越大,则胶浆的粘度稳定性越差。影响胶浆粘度稳定性的原因比较复杂,除了上述几种因素,还有其它因素的影响,在此不做详细讨论。
惠州市煜天下印花材料有限公司
138291218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