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中德机床附件科技有限公司 8风琴式防护罩与钢板防护罩的使用区别!风琴式防护罩是由三防布等材料制作而成,可以使用在机床横向导轨、立向导轨、线轨、丝杠的保护,适用于对导轨的防水、防碎屑等等作用,这也是与钢板防护罩的相同点。不同点在于风琴式防护罩可以使用在有些机床导轨行程大,安装范围小的部位。小压缩比例可以做到1:10。钢板防护罩实用钢板、铁板等材料制作而成,可以使用在机床横向导轨、立向导轨、线轨、丝杠的保护,适用于对导轨的防水、防碎屑等等作用,这也是与风琴式防护罩的相同点。不同点在于钢板防护罩对防铁屑累保护使用寿命长,防水性能不如风琴式防护罩,适合安装在安装范围稍大的机床导轨部位。钢板防护罩大哦压缩比例只能做到1:6左右。风琴式防护罩与钢板防护罩使用作用各有千秋,请各位用户按照实际情况选择中德钢板防护罩或迈迪牌风琴式防护罩。
河北中德机床附件科技有限公司 8风琴式防护罩特性:它的表面光滑、造型规则、外观优美,为机床的整体造型增添了无限色彩。所以说,它在为您的机床提供实用性保护的同时,也为机床增加了更多视觉上的美感,使机床的整体价值得到了提升。柔性风琴式防护罩特点:风琴式防护罩,又名皮老虎。外用德国尼龙布,内加pvc板支撑,边缘则用不锈钢板夹护。护罩具有压缩小和行程长等优点。可耐油,耐腐蚀,硬用冲撞不变形,寿命长,密封好,行走平稳,坚固耐用给机床的使用带来完美效果。风箱速度可达200m/分。其次造型规则,外形美观,为整机的整体造型增添了光彩,在为整机提供实用性保护的同时,也为机床整机增加了更多视觉上的美感,使机床的整机价值得到了提升。钢板防护罩特性:钢制伸缩式导轨防护罩是机床的传统防护形式。在这一领域里钢制伸缩式导轨防护罩被广泛的应用,对防止切屑及其它尖锐东西的进入起着有效的防护作用,通过1定的结构措施及合适的刮屑板也可有效的降低冷却液的渗入。我们的钢制伸缩式导轨防护罩能够适应现代机床对高科技、正确的安装位置、高运行速度等方面不断提高的要求。?
2016年是进入“十三五”的第1年,为适应中国经济“新常态”,应对经济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中国政府采取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的发展思路,并根据当前中国经济特点与实际,提出“三去一降一补”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任务。未来一段时期,“改革为主线,稳定是底线”或将成为中国经济运行的主旋律。2016年中国经济在稳增长政策,特别是稳健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的综合作用下,房地产、汽车、服务业和科技消费型新业态等领域的运行呈现爆发式的增长,带动经济运行逐步趋稳。受此影响,中国机床工具市场与产业也呈现连续下行6年来(自2011年开始)的度回稳。下面根据国家统计局、海关和协会行业统计重点联系网络的信息和数据,综合分析近期中国机床工具市场与产业的运行状态和趋势。 市场与产业运行短期趋稳 机床工具市场总体趋稳 2016年中国机床消费总额约为275亿美元,同比持平。其中,金属切削机床消费额约为164亿美元,同比下降4.1%;金属成形机床消费额约为111亿美元,同比增长6.7%。2016年中国工具消费总额约为40亿美元,同比下降11.1%。与上述指标的2015年同期增速相比较,分别回升了13.5、10.3、19.0和1.0个百分点。因此,2016年中国机床工具消费市场呈现趋稳迹象。 机床工具产业小幅回升 2016年中国机床产业产出总额约为229亿美元,同比增长3.6%。其中,金属切削机床产出约为122亿美元,同比持平;金属成形机床产出约为107亿美元,同比增长8.1%。机床产量约为81万台,同比下降1.1%。其中,金属切削机床产量约为61万台,同比下降1.9%;金属成形机床产量约为20万台,同比增长1.5%。2016年中国工具产出约为51亿美元,同比下降8.9%。与上述指标的2015年同期增速相比较,分别回升了13.0、9.0、18.1、11.7、11.3、11.9和2.4个百分点。因此,2016年中国机床工具产业总体呈现小幅回升的状态。 机床工具商品外贸活跃度明显下降 2016年机床工具商品进出口总额约为232.6亿美元,同比下降8.8%。其中,出口102.9亿美元,同比下降4.9%;进口129.7亿美元,同比下降11.7%;贸易逆差26.8亿美元,同比下降30.7%。 出口方面:继续呈现下降趋势 2016年中国机床和工具的出口依赖度分别为12.7%和51.0%,与2015年同期比较分别变化了-1.8和4.6个百分点。 2016年中国机床出口总额约为29亿美元,同比下降9.4%。其中,金属切削机床出口约为19亿美元,同比下降9.5%;金属成形机床出口约为10亿美元,同比下降9.1%。2016年中国工具出口总额约为26亿美元,同比持平。与上述指标的2015年同期增速相比较,分别变化了-3.5、-2.0、-6.4和7.1个百分点。虽然2016年人民币汇率迅速贬值和稳定出口措施对出口有1定的促进作用,但出口下降反映出近期国际经济和国际主要消费市场仍呈现低迷和运行乏力的状态。
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数据显示,今年1~2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3%,增速比去年12月加快0.3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加快0.9个百分点。分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同比下降3.6%,制造业增长6.9%,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8.4%。从数据可以看出,今年开年装备工业稳中有进。在整体经济低迷的时期,制造业作为资产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的重资产行业,在目前劳动力、原料以及物流等成本不断增长的时期能取得如此增长,可以说是近两年供给侧改革、《中国制造2025》、一带一路等多重政策共同形成的合力所带来的。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入实施《中国制造2025》,次明确把发展“智能制造”作为主攻方向。全国两1会期间,人大.代表们纷纷将目光聚焦在如何实施制造强国战略上,他们普遍认为,要继续推动《中国制造2025》迈向深入,必须采取切实有效措施,破解当下制造业发展面临的难题。 基础要强 记者在行业有关专家那里了解到,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制造业基础领域在制造业扩张的同时并未得到足够的重视,发展水平稍显落后,长期以来,我国装备制造业发展外来“植入”性强,自主基础研究不足,底层技术和配套产业基础技术支撑乏力、发展不均衡。通过“举国之力”实现的重大技术装备的突破多是整机领域,无法实现全产业链布局。 专家表示,这就造成了我国装备制造业“空心化”的症状。现在,我国高端装备的基础关键零部件,特别是运动部件,如阀门、伺服电机、发动机、减速机、自动变速箱几乎全部依赖进口。 不久前,国家发布了工业强基工程实施指南,提出工业强基是《中国制造2025》的核心任务,决定制造强国战略的成败。制定的目标是,到2020年我国将初步建立与工业发展相协调、技术起点高的工业基础体系,基本满足高端装备制造和国家重大工程的需要。 总体看,国家基础工业的欠帐比较多,近几年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在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领域投资了将近100亿元的资金,但和其他科技重大专项动辄几百亿元或上千亿元的投资相比还是很少,更和基础产业庞大的产业规模以及复杂的产业体系不相匹配。 专家认为,目前的工业强基专项资金远远不能满足工业基础上千亿元的资金需求。在有限的资金条件下,应该认真梳理下游产业的需求,遵循问题导向、聚焦突出矛盾和明显短板的基本原则,注重解决产业链的瓶颈问题,加强顶层设计,制定推进计划,明确重点任务,重点突破。 行业要活 我国装备制造行业要依靠市场引导企业发展,引导技术发展方向,激发业内企业活力,不能仅仅局限于生产产品,同时还要开拓多种不同的商业模式,从单一的的产品供应商转变成综合方案提供商、结合上下游成为复合供应商、亦或是融入互联网技术开拓业务范畴。记者在采访工程机械的相关企业时发现,目前工程机械行业内如徐工、柳工、临工等诸多企业都已经成功地开发了多种商业模式,使企业发展效率更高、手段更灵活,行业发展也更健康稳定。
公司网址:http://www.zhongdekeji.cn
张经理:13303172379
座机电话:0317-6860317
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
河北中德机床附件科技有限公司.具有30年生产历史.是专业从事数控机床.机械设备配套产品研发制造与销售的现代化企业.数年来一直秉承品牌是金.服务是心.诚实守信.合作双赢的理念在激烈的市场竟争中独树一帜.成为国内规模最大.品质最优.技术领先的机床附件生产基地.
2016年中国机床进口总额约为75亿美元,同比下降12.8%。其中,金属切削机床进口约为61亿美元,同比下降12.9%;金属成形机床进口约为14亿美元,同比下降12.5%。2016年中国工具进口总额约为15亿美元,同比持平。与上述指标的2015年同期增速相比较,分别回升了7.6、7.9、3.7和6.8个百分点。由于机床工具进口商品多为中高端机床主机、切削刀具和机床核心功能部件,进口持续显著下降反映机床工具消费市场仍处于动力转换过程中,缺乏长期稳定的需求支撑。 深入分析2016年中国机床工具市场与产业运行主要经济指标不难发现,2016年的市场趋稳和产业回升主要得益于内需拉动,面向国际市场的出口和反映外商投资活动的进口仍乏善可陈。而内需拉动主要靠的是政府投资(增速8.1%),2016年民间投资增速仅为3.2%(年中一度降至2.1%),比2015年下降6.9个百分点。因此,对2016年机床工具市场与产业运行趋稳的情况需要冷静判断,对运行中显现的潜在问题和风险更应关注和深入分析。 市场与产业运行压力犹存 需求低迷:传统用户产能过剩,新旧动能转换滞后 对2000至2015年中国工业91种主要产品产量数据分析,考虑其对机床工具消费影响因数,加权汇总分别得到中国机床和工具消费需求指数。从该指数可以看出,近15年来,金属加工机床需求在2010年出现峰值后便呈现单边下行的状态,虽然在2013年出现短期回升,但整体趋势仍呈现下降趋势;切削刀具需求在2011年之前均呈现迅速增长的趋势,从2011年之后则呈现顶部运行的状态,2014年开始呈现下降态势。 由于机床消费受货币供应量和供需关系的综合影响,机床产品领域在经历10多年迅速增长后,传统用户领域的机床保有量巨大、机床在役时间短。在传统用户产能普遍过剩和货币供应由积极转向中性的大环境下,机床消费需求将呈现下行压力持续增大的可能。 切削刀具消费需求与用户开工率成正比,随着用户产业转型升级,新技术应用带来的生产效率提升,切削刀具的消费水平(性能或单价)将会不断提升,消费规模(数量或总金额)会有所下降。 运行质量下降,运行风险仍未化解 根据国家统计局相关数据,2016年金属加工机床主营业务利润率约为4.9%,与2011年相比下降1.6个百分点。工具主营业务利润率约为7.5%,与2011年相比持平。2016年金属加工机床和工具产业产成品存货与2011年相比分别增长162.2%和24.4%。2016年金属加工机床和工具产业应收账款与2011年相比分别增长64.3%和71.7%。 从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行业统计重点联系网络数据反映的情况看,运行质量下降的趋势更加明显。2016年金属加工机床主营业务收入增速和利润率分别为-3.4%和-0.6%,与2011年同期相比分别下降18.3和6.5个百分点。2016年工具主营业务收入增速和利润率分别为-2.4%和5.4%,与2011年同期相比分别下降21.3和2.4个百分点。 从近期公布的宏观经济政策和措施信息看,2017年将继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大“三去一降一补”重点任务的落实力度;保持稳健的货币政策,但将中性偏紧,货币供应量增幅趋缓;国际环境不确定性因素增多,外贸环境趋紧;人民币仍承受较大的贬值压力,外汇储备流出压力增大;深化统计管理体制改革,着力提高统计数据真实性,等等。以上宏观因素将对中国机床工具市场产生相应影响,如传统用户领域需求继续低迷,去产能逐步落实;新兴领域和传统领域的新需求对机床工具的要求都会进一步升级;进口带来的外部竞争和出口引发的贸易摩擦将同时呈现增加的趋势;企业运行进一步分化,随着市场出清,部分企业面临退出的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