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场范围:全国
- 调研方式:实地调研
报告说明:
博思数据发布的《2014-2019年中国红枣市场分析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共十三章,报告对我国红枣的市场环境、生产经营、产品市场、品牌竞争、产品进出口、行业投资环境以及可持续发展等问题进行了详实系统地分析和预测。并在此基础上,对行业发展趋势做出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预测。为企业制定发展战略、进行投资决策和企业经营管理提供权威、充分、可靠的决策依据。
前言
近年来,枣树以其抗逆性强、早果速丰、管理容易、营养丰富以及可兼顾农民增加经济收入和国家改善生态环境双重效益等独特优势,成为我国经济林发展中一个新的热点,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西部大开发、退耕还林和出口创汇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得益于国家农业产业政策的大力扶持、下游产业对枣产品需求持续快速增长以及枣树种植为农民带来的良好的致富效应,我国枣树种植业呈现了快速增长势头。根据中国农业统计年鉴和各省份统计年鉴资料,由于新疆的种植面积持续扩大,我国枣树面积由2008年的179万公顷增长到2012年的256万公顷,年均复合增长率为9.4%。
作为五果之一和药食同源的典型代表,红枣是我国传统的滋补食品,具有益气补血的功效,“药补不如食补”的观念深入人心并日益流行。
此外,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红枣更有象征美满健康的寓意。消费升级背景下,在人们对自身健康日益重视和作为情感载体的礼品需求驱动下,红枣的消费稳步增长,庞大的市场需求使得我国果农种植积极性上升,近年来,我国红枣产量保持高速增长态势,2012年,我国红枣产量已经超过640万吨,产量同比增长15.8%,近十年来我国红枣产量年均增速接近16%。
数据来源:博思数据研究中心整理
目 录
第一章 红枣深加工相关概述 1
第一节红枣深加工范围界定 1
第二节 红枣深加工主要生产工艺 1
一、主要生产工艺 1
二、加工效益分析 4
第三节 红枣深加工产业链分析 5
一、红枣深加工产业链现状 5
1、枣产业链构成
枣产业链分为四个环节,分别是上游原材料生产,主要由农民和农民合作组织构成,负责枣树种植及枣生产;中游加工制造,主要由各类加工企业构成,负责枣产品的加工,形成产品;下游销售渠道,包括直销渠道(直营店)和分销渠道(代理、超市等渠道),负责枣产品的销售与客户服务;而最终消费者主要为个人消费者和企业(政府部门、事业单位)用户。在产业化组织中,科研机构也是一个不可缺少的主体,科研机构在枣的生产、加工和流通环节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资料来源:博思数据研究中心整理
2、红枣产业链
红枣产业链的第一环是分级分等。通过红枣分级分等,特级枣身价涨了十几倍,占总量15%的特级枣卖的钱,远远超过了过去全部枣的售价。第二环是加工,将枣核掏出来,填充上各种干果,就成了“核桃枣”、“山楂枣”、“枸杞枣”、“杏仁枣”、“葡萄枣”等等,价格翻了好几番。第三环是依托我国西部20万亩荒漠化造林项目,在改造荒漠中发展红枣产业,实现了生态改善,效益增加。第四环是从全国各地引进优良品种,通过嫁接培育出适应当地生产条件的新品种。第五环是改变传统的枣树栽植技术,实行低矮密植,实现了稳产高产、丰产丰收。第六环是利用国内首创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天枣素提取技术,将天枣中的主要营养成分提取出来,加入其他名贵中药,精制成天枣素系列产品,提高了营养素的利用效率。第七环是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将红枣系列产品加工过程产生的副产品枣叶、枣核制成深受市场青睐的“膳食纤维片”、“枣茶”等。第八环是建立了年产20万吨的红枣专用肥基地,所有红枣产地拒绝使用化肥。第九环是通过联合国有关组织,同奥地利格纳兹大学签署人类抗衰老产品的研究协议……红枣产业链将由新疆拉到全国,拉到国际市场。
资料来源:博思数据研究中心整理
二、红枣深加工产业链发展形势 6
第四节 烘烤制干在产业链中的重要性 7
一、烘烤制干在红枣产业链中的地位和作用 7
二、当前我国红枣烘烤制干存在的问题分析 9
三、全面推广烘烤制干技术应该采取的措施 10
第二章2014年中国红枣深加工产业运行环境分析 13
第一节 国内宏观经济环境分析 13
一、gdp历史变动轨迹分析 13
二、固定资产投资历史变动轨迹分析 20
三、2014年中国宏观经济发展预测分析 27
第二节 2013-2014年中国红枣深加工行业相关政策、法规、标准 29
一、2013-2014年相关政策分析 29
二、2013-2014年红枣产品新标准情况 60
三、红枣的分级标准 66
四、红枣-农业行业标准 67
五、出口无核红枣、蜜枣检验规程 72
第三节 2013-2014年中国红枣深加工社会发展环境分析 75
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 75
二、我国居民消费分析 77
三、红枣的营养价值及居民认知程度 80
第三章 2013-2014年中国红枣深加工产品生产工艺及技术趋势研究分析82
第一节 红枣系列深加工技术分析 82
一、红枣汁提取技术 82
二、大枣多糖提取分离技术 82
三、大枣膳食纤维的提取 83
第二节 国内主要生产方法 83
一、红枣干的加工技术 83
二、红枣泥的加工技术 84
三、枣蓉的加工的技术 85
四、大红枣露的加工技术 86
五、冬枣香酥片加工技术 87
六、红枣复合饮料加工技术 88
七、银耳红枣饮料加工技术 89
八、红枣生姜汁饮料加工技术 91
九、红枣乳酸发酵饮料加工工艺 93
第四章 2013-2014年中国红枣市场运行分析95
第一节 2013-2014年中国红枣产业概况 95
一、中国红枣种植规模与产区分布 95
二、中国红枣产量情况分析 98
作为五果之一和药食同源的典型代表,红枣是我国传统的滋补食品,具有益气补血的功效,“药补不如食补”的观念深入人心并日益流行。
此外,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红枣更有象征美满健康的寓意。消费升级背景下,在人们对自身健康日益重视和作为情感载体的礼品需求驱动下,红枣的消费稳步增长,庞大的市场需求使得我国果农种植积极性上升,近年来,我国红枣产量保持高速增长态势,2012年,我国红枣产量已经超过640万吨,产量同比增长15.8%,近十年来我国红枣产量年均增速接近16%。
数据来源:博思数据研究中心整理
三、中国红枣市场价格走势 99
四、中国红枣深加工收购情况 99
第二节 2013-2014年中国红枣贮藏保鲜与加工的现状分析 100
一、红枣的传统利用方式 100
二、红枣贮藏保鲜加工现状 100
三、红枣贮藏、保鲜、加工中的问题 102
四、我国红枣贮藏、保鲜与加工前景 103
第五章 2013-2014年中国红枣深加工业运行态势分析 104
第一节 2013-2014年中国红枣深加工业运行总况 104
一、中国红枣加工业特点分析 104
二、红枣产业加工链条多角度透析 105
三、红枣加工企业规模及分布 107
从近两年发展趋势看,河北、山西、山东、陕西、新疆、河南六省、自治区是红枣主产区,对全国枣的贡献率达90%以上。红枣加工企业在原材料供应地和消费地之间进行权衡设厂,目前在河北、河南、山西、山东等地均形成一些区域性红枣深加工龙头企业。
其中,山东27%(冬枣占50%)左右;河北26%左右;山西20%左右;陕西5%左右;新疆5%左右;河南5%左右;天津3%左右;甘肃3%;辽宁2%;宁夏1%;其他3%。
据统计,目前国内规模较大的红枣科研机构、加工企业逾40家,其中分布在北京(4家)、河北(8家)、山东(8家)、山西(1家)、新疆(6家);流通主体主要是民营个体化组织和个体商贩。全国已经初步形成跨省区的大规模、大面积种植的趋势。河北沧州提出建设世界最大的红枣基地、山西临县提出建设“中华枣都”,新疆阿克苏提出建设“中华枣园”。跨省区的“黄河晋陕峡谷红枣产业带”,包括晋陕黄河两岸吕梁地区、临汾市、榆林市、延长市等,面积达到450万亩,正常年景产量20万吨以上。
目前在我国起主导作用的制干和兼用品种为河北和山东及天津环渤海湾地区的金丝小枣、太行山早薄山区的婆枣和赞皇大枣、山西和陕西黄河沿岸黄土高原上的木枣、河南豫中平原黄河故道区的灰枣和扁核酸以及山东的圆铃枣和长红枣。这些品种的产量可占全国的90%以上。
从需求上,干枣产品的主要需求来自长江以南地区,如江浙地区、广东等,其次是东北地区,而深加工产品的需求则来自全国各地。
……
全文链接:/0575045opi.html
北京博思智立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郑
13621100312
建国路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