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墙渗漏根据其渗漏程度可划分为两类:
1、慢渗:指建筑物内墙或窗框周围长期存在片状或带状的潮湿水迹。慢渗往往导致潮湿部位涂层或墙纸发霉、起皮、鼓包、粉化等损坏。
2、快渗:指当雨水冲刷到外墙面上建筑物内墙即出现渗漏水迹,可同时伴有水滴或水流,水量大小与雨量,风压往往成正比,当雨水停止冲刷时水流即逐渐中止,渗漏程度迅速减轻,水迹逐渐干燥,快渗造成墙皮、墙纸、涂层大量起鼓脱落等不良后果。
外墙渗漏水原因分析
3.1通过现场观察了解,由于该工程外墙最后一道要粘贴瓷砖,贴瓷砖之间的外墙找平层砂浆质量不被重视,只是一道抹灰层且刮糙拉毛,这样造成孔隙极高,而且缺乏养护,干缩裂缝现象严重,使得砂浆找平层失去了挡水的作用。
3.2由于条形瓷砖的自身特点,铺贴时为便于调整平整度和水平线,采用传统的非满浆粘贴工艺,每块瓷砖的边缘10mm内不抹浆,这样形成瓷层存在大量的纵横缝隙和空鼓面砖的“空鼓囊”。
3.4部分条形砖质量较差,经风吹日晒釉面已有细微裂缝,雨水已可渗入砖体;加之许多门窗框四周嵌填不严密或存有裂缝,有的密封材料甚至酥松脱落。一旦遇到下雨,由于温度突然降低,这些沟缝、空鼓囊在负压状态就形成有虹吸作用的毛细通道,墙体大量地吸水和蓄水,所以出现雨停后内墙还会持续渗水多日的现象。
1、 外墙必须按照《建筑防水工程技术规程》设置防水层。
2、 外墙砌筑材料以轻质砖为主,超过9层的住宅及24米以上的公共建筑物的外墙找平层施工中应加设18#钢网为宜,且在分格缝断开,防止日后空鼓、开裂等质量问题。
3、 外墙抹灰的时间必须在外墙砌体完成后30天进行;如工期不允许,外墙砌体宜用快硬、高标号的水泥砂浆进行砌筑。
4、 找平层强度不应低于m7.5级,与墙体抗拉粘结强度不少于0.6mpa。
5、 对光滑的混凝土墙面或轻质墙面抹找平层时,应设一道聚合物水泥浆界面处理粘结层。
6、 找平层适宜在混凝土边梁及柱子面位置留设分格缝,不宜设置在砖砌体部位,以满足墙面变形需要,纵横间距不大于6m,缝宽2~3 m m,缝深为1/2找平层厚度,且缝面应设置隔离滑移措施。
7、 饰面砖面层应设置分格缝,位置宜与找平层分格缝对齐,缝宽15 m m,缝深至外墙防水层面。缝内嵌填高分子密封材料或设置聚合物砂浆排水坡度。
墙体注浆技术要求:
基层处理:将墙体裂缝两侧剔成沟槽并清理干净。
布置灌浆孔:灌浆孔应选在漏水量大的部位。水平裂缝宜沿缝下面向上选斜孔,垂直裂缝宜正对裂缝选直孔。灌浆孔不应穿透结构厚度(至少留100-100mm厚)。孔洞的布置上下交错,其间距视缝隙大小及浆液的扩散半径而定,一般为500-1000mm。
按工序要求埋设注浆嘴、封闭漏水、试灌、灌浆、封闭孔洞。
武汉市鑫青松装饰服务有限责任公司
027 87719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