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数据显示,今年1~2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3%,增速比去年12月加快0.3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加快0.9个百分点。分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同比下降3.6%,制造业增长6.9%,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8.4%。从数据可以看出,今年开年装备工业稳中有进。在整体经济低迷的时期,制造业作为资产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的重资产行业,在目前劳动力、原料以及物流等成本不断增长的时期能取得如此增长,可以说是近两年供给侧改革、《中国制造2025》、一带一路等多重政策共同形成的合力所带来的。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入实施《中国制造2025》,次明确把发展“智能制造”作为主攻方向。全国两1会期间,人大.代表们纷纷将目光聚焦在如何实施制造强国战略上,他们普遍认为,要继续推动《中国制造2025》迈向深入,必须采取切实有效措施,破解当下制造业发展面临的难题。 基础要强 记者在行业有关专家那里了解到,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制造业基础领域在制造业扩张的同时并未得到足够的重视,发展水平稍显落后,长期以来,我国装备制造业发展外来“植入”性强,自主基础研究不足,底层技术和配套产业基础技术支撑乏力、发展不均衡。通过“举国之力”实现的重大技术装备的突破多是整机领域,无法实现全产业链布局。 专家表示,这就造成了我国装备制造业“空心化”的症状。现在,我国高端装备的基础关键零部件,特别是运动部件,如阀门、伺服电机、发动机、减速机、自动变速箱几乎全部依赖进口。 不久前,国家发布了工业强基工程实施指南,提出工业强基是《中国制造2025》的核心任务,决定制造强国战略的成败。制定的目标是,到2020年我国将初步建立与工业发展相协调、技术起点高的工业基础体系,基本满足高端装备制造和国家重大工程的需要。 总体看,国家基础工业的欠帐比较多,近几年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在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领域投资了将近100亿元的资金,但和其他科技重大专项动辄几百亿元或上千亿元的投资相比还是很少,更和基础产业庞大的产业规模以及复杂的产业体系不相匹配。 专家认为,目前的工业强基专项资金远远不能满足工业基础上千亿元的资金需求。在有限的资金条件下,应该认真梳理下游产业的需求,遵循问题导向、聚焦突出矛盾和明显短板的基本原则,注重解决产业链的瓶颈问题,加强顶层设计,制定推进计划,明确重点任务,重点突破。 行业要活 我国装备制造行业要依靠市场引导企业发展,引导技术发展方向,激发业内企业活力,不能仅仅局限于生产产品,同时还要开拓多种不同的商业模式,从单一的的产品供应商转变成综合方案提供商、结合上下游成为复合供应商、亦或是融入互联网技术开拓业务范畴。记者在采访工程机械的相关企业时发现,目前工程机械行业内如徐工、柳工、临工等诸多企业都已经成功地开发了多种商业模式,使企业发展效率更高、手段更灵活,行业发展也更健康稳定。
2016年中国机床进口总额约为75亿美元,同比下降12.8%。其中,金属切削机床进口约为61亿美元,同比下降12.9%;金属成形机床进口约为14亿美元,同比下降12.5%。2016年中国工具进口总额约为15亿美元,同比持平。与上述指标的2015年同期增速相比较,分别回升了7.6、7.9、3.7和6.8个百分点。由于机床工具进口商品多为中高端机床主机、切削刀具和机床核心功能部件,进口持续显著下降反映机床工具消费市场仍处于动力转换过程中,缺乏长期稳定的需求支撑。 深入分析2016年中国机床工具市场与产业运行主要经济指标不难发现,2016年的市场趋稳和产业回升主要得益于内需拉动,面向国际市场的出口和反映外商投资活动的进口仍乏善可陈。而内需拉动主要靠的是政府投资(增速8.1%),2016年民间投资增速仅为3.2%(年中一度降至2.1%),比2015年下降6.9个百分点。因此,对2016年机床工具市场与产业运行趋稳的情况需要冷静判断,对运行中显现的潜在问题和风险更应关注和深入分析。 市场与产业运行压力犹存 需求低迷:传统用户产能过剩,新旧动能转换滞后 对2000至2015年中国工业91种主要产品产量数据分析,考虑其对机床工具消费影响因数,加权汇总分别得到中国机床和工具消费需求指数。从该指数可以看出,近15年来,金属加工机床需求在2010年出现峰值后便呈现单边下行的状态,虽然在2013年出现短期回升,但整体趋势仍呈现下降趋势;切削刀具需求在2011年之前均呈现迅速增长的趋势,从2011年之后则呈现顶部运行的状态,2014年开始呈现下降态势。 由于机床消费受货币供应量和供需关系的综合影响,机床产品领域在经历10多年迅速增长后,传统用户领域的机床保有量巨大、机床在役时间短。在传统用户产能普遍过剩和货币供应由积极转向中性的大环境下,机床消费需求将呈现下行压力持续增大的可能。 切削刀具消费需求与用户开工率成正比,随着用户产业转型升级,新技术应用带来的生产效率提升,切削刀具的消费水平(性能或单价)将会不断提升,消费规模(数量或总金额)会有所下降。 运行质量下降,运行风险仍未化解 根据国家统计局相关数据,2016年金属加工机床主营业务利润率约为4.9%,与2011年相比下降1.6个百分点。工具主营业务利润率约为7.5%,与2011年相比持平。2016年金属加工机床和工具产业产成品存货与2011年相比分别增长162.2%和24.4%。2016年金属加工机床和工具产业应收账款与2011年相比分别增长64.3%和71.7%。 从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行业统计重点联系网络数据反映的情况看,运行质量下降的趋势更加明显。2016年金属加工机床主营业务收入增速和利润率分别为-3.4%和-0.6%,与2011年同期相比分别下降18.3和6.5个百分点。2016年工具主营业务收入增速和利润率分别为-2.4%和5.4%,与2011年同期相比分别下降21.3和2.4个百分点。 从近期公布的宏观经济政策和措施信息看,2017年将继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大“三去一降一补”重点任务的落实力度;保持稳健的货币政策,但将中性偏紧,货币供应量增幅趋缓;国际环境不确定性因素增多,外贸环境趋紧;人民币仍承受较大的贬值压力,外汇储备流出压力增大;深化统计管理体制改革,着力提高统计数据真实性,等等。以上宏观因素将对中国机床工具市场产生相应影响,如传统用户领域需求继续低迷,去产能逐步落实;新兴领域和传统领域的新需求对机床工具的要求都会进一步升级;进口带来的外部竞争和出口引发的贸易摩擦将同时呈现增加的趋势;企业运行进一步分化,随着市场出清,部分企业面临退出的境地。
风琴式导轨防护罩以其独特的结构优势在很多方面都有应用,下面跟随小编一起来了解下。风琴式导轨防护罩的一个基本构成部分是在每个折页里都装有一个起支撑稳定浸染的pvc骨架,此骨架能够经由分歧的加工体式格局与外部折页资料紧密相连。一种是热粘接。在1定的温度下,借助非凡助熔剂就能够使内部的pvc骨架与外部的折页坚固地粘接在一同。若护罩是在中等温度情况下运用,就能够选用此种体式格局。此种热粘接护罩完整不用对个中止颐养,且防水、防尘、耐油、耐酸。另外一种为缝制体式格局,应用于高温工作情况。运用一种非凡线缝制,即便在极端负荷的状况下也巩固耐用。pvc骨架经由缝制固定在每个折上,加固稳定护罩。还有多种资料供您选择。经由运用内部支撑材添加了风琴防护罩的外形稳定性,这种稳定性在护罩上的直接显示就是保证了能够恢复初始外形。能够任意组合的产品系列,其原资料、外形、加工措置体式格局及尺寸大小都能够依据实践状况而定。
伸缩式柔性风琴防护罩的形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计成各种样式,常见的有一字型,7字型,u字型,方形,圆形,尺寸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制作,柔性风琴式防护罩是可以任意组合的产品系列,其原材料、外形、加工处理方式及尺寸大小都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而定。我们风琴防护罩根据设备运行环境又可制作成钢制支撑骨架、木质骨架、pvc骨架、冷板骨架等,还可以根据设备运行环境将内部结构做成槽型、滚轮、尼龙滑片、滑块、拉筋、拉簧、尼龙轴等,这种风琴防护罩具有压缩小、行程长等优点。伸缩式柔性风琴防护罩可耐油、耐腐蚀,硬物冲撞不变形,不怕脚踩;并具有寿命长、密封好、行走平稳、坚固耐用等特点,给机床的使用带来完美效果。风箱速度可达200m/min。其造型规则,外形美观。在为机床提供实用性保护的同时,也为机床整体增加了更多视觉上的美感,使机床的整体价值得到了提升。此产品具备结构严紧、合理、无噪音、行程大、运动快、使用寿命长等特点。广泛应用于普通机床、数控机床、液压机械等设备上。伸缩式柔性风琴防护罩应用范围随着机械设备的不断完善,防护系统的要求也相应提高,特别是伺服电机的使用使加工机械的速度越来越高,有时可高达200m/min ,这就需要抗拉扯但重量轻的材料进行防护,风琴防护罩已被广泛应用于数控机床、电子设备、石材机械、玻璃机械、门窗机械、注塑机,机械手、起重运 输设备、自动化仓库等。激光防护罩在医yao、测量、自动控制及食品技术等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这些行业要求防护罩防尘且对食品无毒。伸缩式柔性风琴防护罩也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汽车生产装配线的升降台上。有几平米的防护罩就能满足其高度、平稳运行的要求。我们为不同的工业领域生产柔性风琴式防护罩已有三十余年的历史了。此种护罩是应用广泛通常的一种。我们在以往的生产中,取得了丰富的技术经验,直接成为为客户寻找新的设计方案的基础,并且,通过不断的研究及制作,产品的性能也在不断的提高。
公司网址:http://www.zhongdekeji.cn
张经理:13303172379
座机电话:0317-6860317
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
河北中德机床附件科技有限公司.具有30年生产历史.是专业从事数控机床.机械设备配套产品研发制造与销售的现代化企业.数年来一直秉承品牌是金.服务是心.诚实守信.合作双赢的理念在激烈的市场竟争中独树一帜.成为国内规模最大.品质最优.技术领先的机床附件生产基地.
从企业类型来看,市场化企业的经济活力更高。调.查显示:其中民营企业的利润率为3.9%,远高于国有企业的2.2%和外资企业的2.1%。从亏损率来看,民营企业的亏损面为18%,低于国有企业的26%和外资企业的21%。 中国工资水平远低于美国,但显著高于其他新兴市场国家 受访企业的员工工资在2015年经历了大幅增长。2015年,广东制造企业新进员工的实际工资增长了14.5%。对于工作两年以上的员工而言,广东制造业员工的实际工资在2014年-2015年增长了8.3%,高于2013年-2014年增长的5.8%。程虹表示,从统计数据来看,中国的工资上涨趋势还没看到停止的迹象。 但从实际工资来看,中国的劳动力成本还是远远低于美国。调.查显示,中国工人的实际工资(包括年终奖)为每月4216元,折合635美元(以2015年底的名义汇率折算)。但美国工人的实际工资则为每月3099美元,是中国的4.88倍。不过与新兴市场国家相比,中国的工资高于巴西、马来西亚、泰国、墨西哥、越南、印度。越南2015年的实际工资水平在每月206美金。 社保和工资支出占企业总成本不高 调.查发现,虽然工资持续增长,但其占总成本的比重一直控制在较低的18%之内。程虹认为原因有两个,一是企业加大了技术、研发等投资,降低了人力成本的相对比重。二是企业采取了各种方法,减少为员工缴纳社保,而员工希望远期的社保回报能够变做当下的工资收入,因而也十分配合。 从主观问题来看,企业管理者仍担心劳动力成本和市场需求。据cees调.查,企业管理者认为,劳动力成本是妨碍企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妨碍程度达到60%,市场需求问题仅次于劳动力成本,达到56%。其他妨碍因素与劳动力技能相关,依次是技术人才、创新能力、劳动力技能、管理人才。其后才是税收、融.资成本、融.资途径等因素。政策稳定性则是相对不担心的问题,为23%。 cees发现,虽然劳动力的工资在不断上涨,但企业工资支出占总成本的比重却相对较低,且仅有小幅的上涨。工资支出占总成本的比重在2013年和2014年均为17%,2015年上升了一个百分点,为18%。 cees发起人之一、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劳动与人力资本研究室主任表示,虽然人工成本占企业支出比重相对不高,但中国传统以劳动密集型企业为主,对劳动力价格上升非常敏感,因此企业家会多有抱怨。另一方面,企业对劳动力成本的变化已经有所反应,一些对技术、创新进行投资的企业,相对获得了更好的发展,中国的制造业也需要优胜劣汰这个过程。 社保缴纳所占的成本比重则更低,仅占企业总成本的3%。cees发现,虽然政府要求,企业和员工需缴纳工资总额40%左右,但企业实际缴纳的社保费率与政府规定的费率有巨大差距。主要原因在于:有的城市设定了相对较低的有效缴费率,企业使用低于实际工资的参考工资为缴费基数,员工社保覆盖不全,以及其他形式的规避。 调.查还发现,27%的员工没有签订劳动合同,而在签订合同的员工中,20%的员工签订的是劳务派遣合同。76%的员工参加了社保,其中广东的社保参保率为80%,高于湖北的72%;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的社保参保率分别为98%和92%,显著高于民营企业的69%。 工资上涨导致员工离职,如何应对劳动力成本上升 程虹表示,员工工资不断增长的一个直接结果,是较高的员工离职率。2015年,制造业企业员工的离职率达到26%,且大多为自愿离职。在2014年-2015年,cees受访制造企业的就业人数出现了更为明显的下降,广东省达到6.3%,此前一年的降幅仅为2.2%;湖北省则在2014-2015年下降了3.3%。2014年-2015年,广东就业下降的企业占比为52%,湖北则达到了4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