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给水的处理措施
电厂在生产锅炉的补给水处理中,关系到生产安全与效率。目前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厂关于环保节能的理念深入人心,过去传统的离子交换、澄清过滤或混凝等比较落后的技术已经逐渐被摒弃,现如今新的纤维材料广泛应用于过滤设备,不仅除去了胶体,微生物以及一些颗粒的悬浮物等,在过滤中也具有较强的吸附、截污能力,取得了相当好的效果。膜分离技术被采用,当前反参透占主导地位,反渗透技术能除去水中90%以上离子,如水中有机物、硅有较好的去除率。由于膜分离技术具有明显的优势,因此在锅炉补给水的处理中节约了大量的由于离子交换或澄清过滤等落后技术在运营时产生废水排放的费用,同时过去操作复杂和排放困难的许多问题也得到了改进。新的膜分离技术不仅达到了环保的要求。当水中的含量比较高时,可以采用活性碳过滤或者使用水质还原剂来进行处理。而混床在除盐处理的作用仍占有重要的位置,混床除盐技术相对成熟、可靠,混床的功能具有其他除盐所无法替代的作用。目前将超滤、反渗透装置和电渗析除盐技术有效的搭配,形成高效的除盐工艺,不需要酸、碱再生剂,只通过对水电离出来的h+和oh-即可完成再生的作用,从而完成电渗析的再生、除盐。这种制水工艺将是电厂化学制水的发展方向。
锅炉炉水的处理措施
锅炉炉水的处理技术长期以来都使用炉内盐处理技术,以前的锅炉参数较低是该技术能够得到长期广泛应用的主要原因,炉水中常常存在着大量的钙、离子,在的工况下,锅炉内就非常容易结垢,将盐投入锅炉内,使水中的硬度和盐形成盐水垢经锅炉定排或连排除掉,利用盐处理技术不仅起到了较好的除垢效果,同时防腐效果也非常明显。但随着锅炉参数不断地提高,的“隐藏”现象越来越严重,由此引起酸性腐蚀。而且高参数机组的锅炉补给水系统已全部采用二级除盐,凝结水系统设有精处理装置。炉水中基本没有硬度成分,盐处理的主要作用也从除硬度转为调整ph值防腐。因此,近年来人们又提出低盐处理与平衡盐处理。低盐处理的下限控制在0.3~0.5
mg/l,上限一般不超过2~3 mg/l。平衡盐处理的基本原理是使炉水盐的含量减少到只够与硬度成分反应所需的最低浓度,同时允许炉水中有小于1 mg/l 的游离naoh,以保证炉水的ph值在9.0~9.6的范围内。
人们通过长期实践经验得出,发电厂热力设备的安全状况,发电厂是否能够经济运行受到热力系统中水品质的影响。天然水由于没有经过处理,含有很多杂质,含有杂质的水进入热力系统中的水汽循环系统,会对热力设备造成损害。要想确保热力系统中能够有良好的水质,就必须要对水进行净化处理,并且要对汽水质量进行严格监督。
2、电厂系统工艺流程
2.1 预处理
电厂锅炉工艺的第壹流程就是给水预处理,这一流程主要包括混凝、沉淀澄清以及过滤,经过这几项工作将水中的悬浮物及胶体物质去除,确保水中悬浮物的含量低于5mg/l,最终得到澄清水。水经过预处理之后,还需要按照不同的用途进行深度处理。如在火力发电厂作为锅炉用水,还必须用反渗透及离子交换的方法去除水中溶解性的盐类;用加热、抽真空和鼓风的方法去除水中溶解性气体。
2.2 补给水处理
发电厂补给水处理方式多采用反渗透和离子交换。超滤在补给水处理系统中可用作反渗透进水的前处理,它可有效地去除水中胶体等颗粒状物,使反渗透进水水质合格,减少反渗透膜的污染,延长反渗透膜的使用寿命。
2.3 凝结水处理
火力发电厂锅炉的给水由汽轮机凝结水和锅炉补给水组成,凝结水是锅炉给水的主要组成部分,它的量占锅炉给水总量的90%以上。凝结水中含有悬浮物和金属腐蚀物,在混床除盐前,可以用过滤的方法予以去除,以此来确保混床设备的有效运行。现阶段电厂中使用的过滤设备主要有覆盖过滤器和电磁过滤器两种。
2.4 循环水处理
电厂循环水处理工艺有很多种,比如加水稳计、加酸、石灰软化、弱酸离子软化以及技术等。在国家节水政策的要求下,火力发电厂尤其是采用干除灰工艺的火电厂,要在循环水处理这一环节进行节水,以提高循环水的浓缩倍率作为前提,使补充水量以及排污水量减少,进而能够减少新鲜水的使用量。
2.5 废水处理
由于废水的性质和成分比较复杂,往往只经过某一单元设备达不到处理要求,因此需要将几种单元设备组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并合理地设计主次关系和前后次序,确保合理、有效地对废水进行处理,对单元设备进行有机组合形成的整体,我们称之为废水处理工艺流程。
科赛尔诚招代理,欢迎广大客户来电咨询了解。
深圳市伊科赛尔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135904725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