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分别体现在国家的国防实力、和个人的安全防卫方面,在不同的时期和不同地方,有不同形式的应用。功夫,是在中国清末出现的、关于“武术”的别称,主要体现在个人在武术上的应用和造诣。中国武术的表演、竞技来源传统武术军-事技术。 南朝 宋 颜延之《皇太子释奠会作》诗:“偃闭武术,阐扬文令。庶士倾风,万流仰镜。”我国民族体育的主要内容之一。运动形式有套路和对抗等。其中有的已列入竞技运动项目。
如长拳、太极拳、南拳、剑术、刀术、枪术、棍术等。中国武术,上武得道,平天下;中武入喆,安身心;下武精技,防侵害。中国武术,延衍流长,流传迄今可考证史实有4200年的中华文明史,文武相承相传。然当今武门外人对中国武术的理解,大部分局限在将武术定义为观赏性与竞技性范围内,而忽略武术对修习者带来“消停侵袭”所达到的高度安全的核心价值,导致对中国传统武术的误解,不利于真正中国武术的修习和传播。武术的表演来源表演艺术,在电影未出现之前,主要是以舞台戏剧形式呈现。中国戏剧的前身是中国戏曲,历史-上最先使用“戏曲”这个名词的是宋刘埙(1240-1319)继而便到了元(1271年—1368年)人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和明人魏良辅《南词引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