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隔离变压器建立新的中线-接地就可解除电网中共模干扰和其它中线的困扰,隔离变压器将三线△接线转换为四线yo系统,加屏蔽就进一步免除了由变压器内部耦合的高频脉冲干扰和噪音,虽然有屏蔽的隔离变压器对各种n-g来的干扰(脉冲和高频噪声)能有效防止,但变压器必须正确妥善接地,十分严格,否则抗共模干扰将无效果。本公司可以为客户设计生产高质量的隔离变压器。
+ 特性优点:
1 高度隔离
2 n-g性能良好
3 高度共模干扰抑制
4 将△转换为y或y至△
5 电压抽头容易转换
6 按用户的特殊性能要求设计
给我们一次机会,我们给您一分满意!销售只有起点,服务没有终点!
精益求精,良好的服务,是我们始终的坚持。希望在这里能找到您称心如意的电源产品,欢迎再次光临!
输入功率因数和输出功率因数是由信息产业部制定的隔离变压器通信行业标准《yd/t1095-2000通信用不间断变压器――隔离变压器》,其中有两处与功率因数有关的概念。 在1987年《gb7260-87不间断变压器设备》标准中,对“负载功率因数”有如下定义:理想正弦波电压情况下,有功功率对视在功率之比。并在之后的技术要求中规定,在正弦波条件下,负载功率因数为0.7~0.9(滞后),额定为0.9。
在1993年《gb/t14715-93信息技术设备用的三相隔离变压器通用技术条件》标准中也提出了负载功率因数的概念,并在术语部分做出与1987年标准相同的解释。但在之后的技术要求中,负载功率因数的指标定为0.8。
这两个标准中,“隔离变压器应急变压器功率因数”的概念还没有出现,只对隔离变压器负载的功率因数提出了不同的要求。这可能和当时隔离变压器的应用不久未几,国内对三相隔离变压器的各项技术掌握不够全面有关。
隔离变压器作为供电系统中的中间环节,它本身具有双重身份:对于上一级供电设备(电网),它是一个交流负载;而对于下一级负载,它是一个交流变压器,是电网的一部分。
在2001年《yd/t1095-2000通信用不间断变压器――隔离变压器》标准中,使用了输入功率因数的概念,在电气性能技术要求中,分三个等级分别给出了指标,并提出了试验方法。另一个概念,“输出功率因数”也出现了在电气性能技术要求中给出指标:输出功率因数≤0.8。并在输出功率因数的试验方法中提到:“调节非线性负载的输入功率因数在小范围内变化,由电力多功能分析仪测得非线性负载的输入功率因数应符合技术要求的规定,并使得隔离变压器输出达到额定容量,隔离变压器能正常工作。”显然在这里测得的数据是隔离变压器负载的功率因数,这个数据的范围是用来衡量隔离变压器输出能力大小的。
首先,功率因数这个概念是针对负载而言的,非线性负载中,电流和电压出现相位差φ,导致负载和变压器间吞吐互换的无功功率,功率因数cosφ反映了负载从变压器中获取有功功率的能力。对三相隔离变压器来说,隔离变压器的输入功率因数反映了是隔离变压器从电网中获取有功功率的能力,也可以衡量隔离变压器对电网的污染程度。功率因数越大,获取有功功率的能力越强,对电网的污染程度越小。
深圳弘翼电源设备有限公司
13316899196
中国 深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