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有利于加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 通过国学教育,引导学生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经典和优秀的中华文明,接受人文精神熏陶,可以增强民族自豪感,增强民族凝聚力,激发学生爱国主义热情,树立爱国报国的思想,提升发展软实力。
二、有利于促进民族文化的伟大复兴 通过国学教育,可以引导学生学习和领悟国学精粹,为今后一生铺垫正确的道德基础,厚积人文底蕴,激发民族精神,存留下中华传统文化的血脉,播撒民族文化的种子,在心里生根发芽,对于中华民族文化的伟大复兴,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三、有利于更好地开展道德教育 国学的主体内容与现代文明是一致的,特别是四书、五经等经典,里面蕴藏着丰富的人生哲理和行为处事的道德标准。如孔子的仁、义、礼、智、信的思想,儒家文化中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精神,厚德载物、知义明耻、和为贵的思想,是国学精粹,是全人类弥足珍贵的精神遗产,仍是当今社会塑造人性品格的起码道德要求,是健康人的基本素质。屈原的爱国思想、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无私胸怀,这些都是现代文明所应提倡的。
四、作为中华民族、炎黄子孙的个体,树立学习民族文化的自觉和自尊,深刻理解内涵,尤其是理解修身、立德等传统道德文化关于为人处世的论述,指引立身行事,潜移默化成自己的生活态度和处事习惯,化于日常学习、生活、工作,可以提高内在修养、创造无限社会价值。
五、开展国学教育,可以塑造学生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和荣辱观、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有利于育人德为先的养成教育,符合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精神。
六、有利于推进素质教育 国学博大精深。开展以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主要内容的国学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古典文化底蕴和优雅情怀,可以培养学生具备正确的审美情趣,有利于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有利于学生构建健康的精神家园以及健康的人格素养。例如经典诵读有助于学生知义明礼、精炼语言功底,培养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集育人、学习功能为一体,学生既长了知识,又学会了做人;传统书法、绘画、技艺可以提高个人素质和培养多种能力。国学教育有利于推进素质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