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有业内人士指出,在现在的情况来看,led行业还不能算高新技术产业,只能说是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制造业,许多企业即便不懂技术,也可以靠组装led部件在市场占据一席之地。可以说现在很多的企业都集中在了低端的市场,在拼价格。产品价格低了自然质量也会大受影响,很多企业都在走量,而不是靠品质取胜。所有说,在市场上的劣质产品也越来越多了。过剩产能引发企业之间恶性价格战,使led行业下游企业产品价格不断下降,利润自然也被摊薄。利润没有了,资金就会困难,资金困难就容易造成一系列的影响。
led产业标准缺失行业市场亟待规范
由于巨大市场潜力与历史机遇,使得led产业在过去的两年里迅速火了起来,从企业到地方政府,无不看好它美好的发展前景,但标准缺失却正在成为整个行业发展的巨大障碍。有业内专家称,由于缺少规范统一的标准化光组件和灯具标准,加上各家企业自身现有的装备设施、工作基础和技术水平发展不均衡,使得led产业发展正面临严峻的挑战。其次,拔苗助长式补贴,可能适得其反。因为政府补贴就像是一把“双刃剑”,在推动产业发展的同时,也是制约其按照市场规律独立发展的重要因素。为了争夺补贴,许多企业抱着捞一把就走的心态一哄而上,甚至一些不相干的企业都混进来,急功近利,生产的产品质量鱼龙混杂。而产能过剩的压力又迫使企业之间相互压价抢夺市场,竞争环境日趋恶化。
再次,出口并非唯一出路,需考虑多脚走路。光伏产业遭反,暴露出了其内需不足,过度依赖出口的弊端。同样,led产业也要引以为戒。目前,不少led企业的出口业务在公司的财务营收中占据了相当高的份额。如果孤注一掷在国外市场,一旦外商发起反倾销诉讼,中国led企业有可能深陷泥足,难以自拔。所以,为了保存实力,避免受到重挫,专注于出口的企业不妨平衡下国内外市场的投放比例,扩宽销售渠道,多脚走路,以防患于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