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台线路与桥隧测量/线路与桥隧测量原理/线路与桥隧测量
若zui后三个周期观测中每周期的沉降量不大于2倍的测量中误差,可认为已进入稳定阶段。一般工程的沉降观测,若沉降速度小于0.01~0.04mm/d,可认为进入稳定阶段,具体取值应根据各地区地基土的压缩性确定。根据编制的沉降施测方案及确定的观测周期,shou次观测应在观测点稳固后及时进行。一般高层建筑物有一层或数层地下结构,shou次观测应自基础开始,在基础的纵横轴线上(基础局边)按设计好的位置埋设沉降观测点(临时的),待临时观测点稳固好,方可进行shou次观测。
建筑物和构筑物沉降观测的每一区域,必须有足够数量的水准点,按《工程测量规范》规定并不得少于3个。水准点应考虑永jiu使用,埋设坚固(不应埋设在道路、仓库、河岸、新填土、将建设或堆料的地方以及受震动影响的范围内),与被观测的建筑物和构筑物的间距为30~50m,水准点帽头宜用tong或不锈钢制成,如用普通钢代替,应注意防锈。水准点埋设须在基坑开挖前15天完成。水准基点可按实际要求,采用深埋式和浅埋式两种,但每一观测区域内,至少应设置一个深埋式水准点。
数据处理、图形编辑阶段:共计用10台计算机,采用同一图形数据处理、图形编辑软件,按《图式》、《规范》、《制图规范》、《设计书》的要求进行数据处理图形编辑。图形输出、外业巡查阶段:40人分成10组,对绘出的纸图进行外业巡视检查,同时,用全站仪实测地形地物检查点。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处理。这一阶段还应在项目部组织下进行自查、复查。这一阶段结束后,结束整个外业测量阶段。
埋设时注意观测点与建筑物的联结要牢靠,使得观测点的变化能真正反映建筑物的变化情况。并根据建筑物的平面设计图纸绘制沉降观测点布点图,以确定沉降观测点的位置。在工作点与沉降观测点之间要建立固定的观测路线,并在架设仪器站点与转点处做好标记桩,保证各次观测均沿统一路线。沉降观测的周期及施测过程沉降观测的周期应能反映出建筑物的沉降变形规律,建(构)筑物的沉降观测对时间有严格的限制条件,特别是shou次观测必须按时进行,否则沉降观测得不到原始数据
精度高的网点可作精度低的控制网的起算点。地籍图根控制测量主要采用导线和gps相对ding位测量网施测。地籍控制测量的精度地籍控制测量的精度由界址点的精度和地籍图的精度确定。根据“地籍测绘规范”的规定,地籍控制点相对于起算点中误差不超过正负0.05m。地籍图根控制点精度与地籍图的比例尺无关,通常要求界址点坐标精度不低于其他地籍图的比例尺精度。在城镇地区,应对一、二级地籍控制点全部埋石。埋石的影响因素有测区的大小、测区内的界址总数、要求的界址点精度。
北京万维世创测绘科技有限公司
13811185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