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衔接知识:
家长如何才能为孩子的幼小衔接做好功课呢?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一、要充分了解幼儿园教育教学规律和特点 学校教育完全不同于家庭教育,有明确的课程计划、课程标准等教学大纲,制定了一系列的教育规程与教育制度,而家庭教育则依赖于家长自身的教育意识、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尤其是幼儿园教育,面对的都是幼小儿童,有其自身特点。中国教育学会儿童发展中心主任卢珊珊认为:其实孩子从三到六岁是人生奠基的重要时期,应该注重全面教育、给孩子未来打下良好基础,这个阶段很为关键。因此,幼儿时期应该注重的是开发幼儿的智能、激活幼儿的求知欲、开启孩子的想象力,培养孩子的艺术才能,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塑造孩子乐观的性格,让孩子学会独立与合作,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树立良好的道德观和人生观,激发孩子的劳动兴趣,并实施理财训练和挫折教育。
其次,要深刻理解幼儿教育小学化的不良危害 我们先不妨看看当前家长们教育理念的现状。这从家长选择幼儿园的标准可见一般:有的是为了图个方便,有的是看中幼儿园的环境等等,但更多的家长还是在选择哪所幼儿园毕业的孩子识字多、会做算术。他们总是认为多教字、多做算术才是好的教育。到了大班,很多家长放学接孩子时,第1句话就是“今天写字了吗?”“今天学了哪些拼音?”家长像模像样地把自己的孩子当作小学生。这样一来,很多幼儿园为了扩大生源,为了自身的生存,就不得不迎合家长的意愿,开展大量的认字、写字和算术的教学,乃至大量的英语教学,致使出现了幼儿教育小学化的不良倾向,孩子们的身心得不到健康的发展。一些教育心理学家指出,幼儿教育小学化是影响幼儿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因为小学化的教育模式不仅会增添幼儿的心理压力,同时也束缚了孩子个性和想象能力的发展。
再次,要注意培养孩子广泛的兴趣和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 说到这儿,有些家长可能还是比较担心。担心什么?别的孩子在入小学前都学会了不少汉字,会简单的加减运算,如果我的孩子什么都不会,那能跟得上去吗?这担心也是合情合理的,但有失必有得,或许你的孩子在动手、动脑等方面已远远超过了其他同学,难道这不值得庆幸吗?至于暂时的落后,也关系不大,只要孩子有学习的兴趣,很快就能赶上去的。广泛的兴趣爱好和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将影响人的一生。
天津贝思图教育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022 632888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