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性质 聚碳酸酯耐酸,耐油。
聚碳酸酯,不耐强碱。
阻燃pc原理 的阻燃原理就是催化pc在燃烧时的成炭,从而达成阻燃的目的。
阻燃pc特性 特性;耐热,抗冲击,阻燃,在普通使用温度内都有良好的机械性能。但不耐紫外光。同性能接近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相比,聚碳酸酯的耐冲击性能好,折射率高,加工性能好。
化学性质 聚碳酸酯耐酸,耐油。不耐强碱。1优良的力学性能,高透明,良好的阻燃性,2高的热变形温度,良好的阻燃性,耐磨性,3高的热变形温度;高的介电强度、电绝缘性;良好的阻燃性。
应用领域 电子器件外壳,车灯外壳,仪表板,打印机进纸板,打印机进纸导轨,电动工具外壳,商务仪器部件等
阻燃pc标准成型条件 -以下是具有代表性的成型条件
料管温度(后部) ℃ 260-280 270-290
料管温度 (中央部) ℃ 270-290 280-300
料管温度 (前部) ℃ 280-310 280-300
喷嘴温度 ℃ 280-310 280-300
模具温度 ℃ 80-110 80-120
射出圧力 mpa 50-150 50-150
螺杆回转数 rpm 50-100 50-100
编辑本段高效阻燃系统 下面介绍了4类高效阻燃系统,它们或者通过高效的气相阻燃,或者通过在凝聚相中抑制自由基的增长,或者通过催化作用改变聚合物的热分解模式并促进成炭而发挥阻燃功能。在用量极少的情况下即能满足很多领域的阻燃要求,是阻燃剂的发展方向。这类阻燃系统有:(1)催化阻燃系统;(2)芳香族磺酸盐(酯);(3)凝聚相中的自由基抑制剂;(4)高效气相阻燃剂。
目前高聚物中使用的常规阻燃剂,阻燃效率低,用量大,从而恶化了高聚物基材原有的优异性能,增加高聚物燃烧或热解时生成的烟量及有毒气体量,增加材料的价格,并造成阻燃高聚物加工及回收方面的困难。因此,寻求高效的阻燃系统,是阻燃领域内人们长期的奋斗目标。据专家们预测,具有下述特征之一的阻燃系统,有可能成为具有发展前景的未来的高效阻燃剂,这些特征是:(1)能抑制凝聚相的氧化反应;(2)具有催化阻燃作用;(3)能发挥高效的气相阻燃作用;(4)能形成有效的含炭层或含其他阻燃元素的防护层。现介绍4类高效阻燃系统。
1、催化阻燃系统
催化阻燃系统是指那些在一定条件下能脱水生成强酸的化合物,它们可促进高聚物成炭,但这种作用模式对烃类高聚物效果不佳。不过,如果聚烯烃能在催化剂作用下氧化脱氢而形成水和炭,则不仅燃烧热可大大降低,材料的阻燃性也大为改善,而且燃烧产物只是无毒的水蒸气。例如,在聚丙烯中加入质量分数为1.5%的铬,可使聚丙烯的氧指数提高至27,其机理可能涉及聚丙烯的催化脱氢和成炭。 另外,在聚丙烯中加入1%的乙酰丙酮锌和乙酰丙酮钴,可使材料具有自熄性(见表1)。这类添加剂可能是催化助氧化剂,它们能提高聚合物的成炭率。
表1 聚丙烯中某些金属化合物的阻燃效能
化 合 物 成炭性 滴落性 阻燃性
乙酰丙酮镍 差 有 燃烧
软脂酸铜 差 有 燃烧
乙酰丙酮钴 好 无 自熄
乙酰丙酮锌 好 无 自熄
注:加入量的质量分数为1%。
还有,在乙烯-丙烯酸橡胶中加入2.5%的锡酸锌,可明显提高三水合氧化铝的阻燃性,促进炭层的形成。氧化铬/氧化锌、氧化铁、氧化锌和氧化铝/氧化镁对主要以三水合氧化铝和氢氧化镁阻燃的聚烯烃,可抑制滴落和降低材料的可燃性。此外,某些磷化氢-铂络合物可使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发生氧化反应和催化交联,从而导致阻燃性增高。但这种催化剂价格昂贵且效率有限,目前只是一个研究导向。迄今为止,已发现对聚合物最有效的阻燃剂铂的质量含量为1×10-6时,即可赋予含硅酸盐填料的硅氧烷以阻燃性,并增多不燃残渣。据分析,铂在上述系统中的催化作用可能是使硅氧烷链与填料硅酸盐偶联。这启示人们,通过催化原理来设计非常高效的阻燃剂是可能的。
2、芳香族磺酸盐(酯)
一系列无机的和有机的芳香族磺酸盐(酯)被发现是聚碳酸酯(pc)的极有效的阻燃剂,所需用量极低(催化剂量)(见表2)。例如,当pc中含有约0.1%的2?4?5-三氯苯磺酸钠(钾)时,pc的氧指数可达25~35,阻燃级别可达ul 94 v-0级。这类阻燃剂已在工业上获得应用。芳香族磺酸盐(酯)的高阻燃效能来自它能催化加速pc的热降解,并在材料的燃烧表面形成炭层。表2所列其他的pc阻燃剂的阻燃机理与芳香族
唐少锋
唐少锋
15917700771
东莞市常平镇大京九塑胶城京九大道新区1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