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即将高考的时间里,如何做到明确规划、合理利用就显得尤其重要。高考那么多科目,每天的复习就要有所侧重,不可能科科都兼顾。对此大学生们认为:每天晚上回家后,只要重点复习两个科目就行了。具体来说,当天老师重点复习课本的科目,回家后可做适当的练习题;当天老师重点讲练习的科目,回去后要回归课本,对知识做个梳理。另外,课堂上老师复习细致的内容,可利用课间休息时间及时消化;课堂上老师复习不够完整的,回家后要强化。一周结束时,不忘在周末回顾这周的复习。
知识是基础,它决定你高考分数的基数;思路是速度,它决定在高考这件事上,你是不是比别人做得更好;方法是保证正确率、保证多拿分,它决定你能拿到的最高分是多少。知识,需要长期积累,短时间内很难攻坚。而思路、方法属于技巧,是可以在短时间内,科学训练出来的。在高考复习最后冲刺阶段,补基础、夯实知识点,时间根本不够,这件事,应该在高一、高二两年时间去做。最后冲刺,如果想提分,必须在技巧上下功夫。当然,技巧不是万能的,只能起到一定效果,真正的提分,靠的还是知识掌握程度,大家千万不要把这个关系搞错。
实际上,掌握有效清晰的知识体系,有助于我们在遇到题目的时候迅速有效地进行知识点的提取,迅速地对题目作出判断。如果没有知识体系,脑袋里变一团浆糊,答题的时候很容易漏掉很多重要的关键点或者关键步骤。别人的始终是别人的,自己归纳出来的知识体系才是自己的。有同学说,自己归纳能力不够,担心归纳不全面。已经有现成版本,直接背就好了。那我问你,听别人说长城和自己登上长城的感受能一样吗?自己动手归纳的过程,就是逐渐形成体会的过程。比如,我对三角函数部分的归纳就是三大板块:三角变换;三角图像、性质及平移;解三角形。非常简单明了。这些都是得益于大量题目训练以及教学过程中的体会。
南京精锐教育
400 056 7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