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衔接辅导班天津幼小衔接辅导班河西幼小衔接辅导班
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在教育目标、任务、内容、形式和方法等方面有明显差异。因而使得幼儿园与小学在形成和坚持各自的教育教学特点与模式。
卓越成长教育咨询服务中心于2006年创立,是一家以推广家庭教育环境,完善儿童心智发展为一体的教育机构,历经11年的研究和实践,我们已经为数十万家长开办讲座,培养出千名以上的优v秀学员。
幼小衔接的重要性
1、知识衔接:拼音、书写、算数知识的衔接
● 关于认读识字:识字常用的方法有两种:拼音识字和形意识字。拼音识字主要适用于学龄前儿童到初中阶段,孩子现在学会了拼音,也就掌握以后的文字认知方法。目前,很多孩子都能熟练掌握拼音的认、读、写、拼读四个基础环节,而在结尾的“拼认”环节上出现了问题:当汉字和拼音在一起时会拼读,会认字,但是当拼音和汉字分开后就不认得了。
● 关于写字:目前很多教育机构大多采用“生产线”的方式教授孩子写字,结果是:每个孩子写的字都如出一辙。从另一个方面来讲,写字是一种重要的表达方式。而目前学写字的方式多是临摹文字,不能帮助孩子做到表达的目的。不仅教孩子正确的书写姿势,更引导孩子根据自己的个性写出属于自己的文字。重要的是通过书写,培养孩子表达的欲望。
2、能力衔接:听课能力、表达能力、阅读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的衔接。
● 关于表达:表达是幼小衔接很为重要的一个环节。是重点小学选拔学生必考科目。很多学前机构利用这样的环节,在教授表达时多使用“记忆式”表达。譬如,根据学校考试题目教授孩子“记忆式”表达。而没有真正教会孩子的表达方法。从会听开始,到会说,敢说,再到怎样说,说什么?完全顺应孩子思维,让孩子能够在短时间内掌握表达的方法,完成自己思考的表达方式。
3、思维衔接:数学思维、观察思维
● 关于数学思维:目前,在训练数学思维的过程中,常见的方法是借助实物来帮助孩子识数和加减乘除法。但是常常的情况下,当孩子脱离了实物之后,就不懂量之间的关系。例如,孩子知道2个苹果加1个苹果是3个苹果,但当问到2+1的时候,他就会反应不过来或者掰手指计算。这样的情况是孩子只会“记忆数学”,还没有掌握正确的数学思维。应以形象思维为主的数学学习方法转化为形象和抽象思维相结合的方式,帮助孩子真正拥有正确的数学思维。
从幼儿园到小学,孩子通常存在着下列六个方面的方面的问题:
① 关系人的改变。孩子入学后,必须离开“第二个母亲”──幼儿园教师,而去接受严格要求、学习期 望高的小学教师,这使孩子感到压力和负担.。
②学习方式的改变。小学中正规的科目学习方式与幼儿园的自由游戏、探索学习和发现学习方式有较大区别,孩子必须有适当的时间加以适应。
③行为规范的改变。通常在幼儿园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个人要求,在小学不再被重视,孩子入小学后,必须学会正确地认识自己,融入集体,他们以往的感性将渐渐被理性和规则所控制。
④社会结构的改变。孩子入小学后与幼儿园的友伴分离,重新建立新的人际关系,结交新朋友,寻找自己在团体中的位置并为班级所认同。
⑤期望水平的改变。家长和教师都会对上了学的孩子给予新的期望和压力,为了学业而减少了孩子游戏、看电视的时间等。
⑥学习环境的改变。幼儿期的自由、活泼、自发的学习环境转换成为分科学习、有作业、受教师支配的学习环境,孩子容易陷入不注意状态或学习障碍。
对于以上孩子的问题我们给孩子成就感是很重要的解决方法,也就是说让上了小学的孩子爱上小学,爱上小学的老师和同学们,得到一种被认可的感觉,让孩子充满自信是非常重要的。我们都知道信心来自于实力,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都会让孩子在全新的环境里脱颖而出,给孩子特别的自信。幼小衔接阶段,家长和教师应该配合孩子将来的需求,进行一系列的教育活动,纯粹幼儿园的游戏要适当的减少,正规的学习方法要一点点的增加,如同上坡路总是难走一样,这个时候的孩子基本上都不会很快乐,写字、计算等学习活动给孩子带来了一些挫折感,但是没有关系,因为我们还没有上小学,所以我们有机会去弥补和提高,等到上小学的时候,这一切就都已经适应调整好了,等待孩子的是老师的表扬和小朋友的羡慕。但是如果把这个适应调整阶段推迟到上小学期间去做的话,家长就感觉非常力不从心了,而且您孩子的形象也已经在老师的脑海里形成了烙印,比如学习偏慢,注意力不集中等等。与其在跟不上的时候去补习,不如提早努力,让孩子赢在小学的起跑线上!
家长如何才能为孩子的幼小衔接做好功课呢?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第v一,要充分了解幼儿园教育教学规律和特点 学校教育完全不同于家庭教育,有明确的课程计划、课程标准等教学大纲,制定了一系列的教育规程与教育制度,而家庭教育则依赖于家长自身的教育意识、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尤其是幼儿园教育,面对的都是幼小儿童,有其自身特点。中国教育学会儿童发展中心主任卢珊珊认为:其实孩子从三到六岁是人生奠基的重要时期,应该注重全面教育、给孩子未来打下良好基础,这个阶段很为关键。因此,幼儿时期应该注重的是开发幼儿的智能、激活幼儿的求知欲、开启孩子的想象力,培养孩子的艺术才能,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塑造孩子乐观的性格,让孩子学会独立与合作,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树立良好的道德观和人生观,激发孩子的劳动兴趣,并实施理财训练和挫折教育。
其次,要深刻理解幼儿教育小学化的不良危害 我们先不妨看看当前家长们教育理念的现状。这从家长选择幼儿园的标准可见一般:有的是为了图个方便,有的是看中幼儿园的环境等等,但更多的家长还是在选择哪所幼儿园毕业的孩子识字多、会做算术。他们总是认为多教字、多做算术才是好的教育。到了大班,很多家长放学接孩子时,第v一句话就是“今天写字了吗?”“今天学了哪些拼音?”家长像模像样地把自己的孩子当作小学生。这样一来,很多幼儿园为了扩大生源,为了自身的生存,就不得不迎合家长的意愿,开展大量的认字、写字和算术的教学,乃至大量的英语教学,致使出现了幼儿教育小学化的不良倾向,孩子们的身心得不到健康的发展。一些教育心理学家指出,幼儿教育小学化是影响幼儿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因为小学化的教育模式不仅会增添幼儿的心理压力,同时也束缚了孩子个性和想象能力的发展。
再次,要注意培养孩子广泛的兴趣和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 说到这儿,有些家长可能还是比较担心。担心什么?别的孩子在入小学前都学会了不少汉字,会简单的加减运算,如果我的孩子什么都不会,那能跟得上去吗?这担心也是合情合理的,但有失必有得,或许你的孩子在动手、动脑等方面已远远超过了其他同学,难道这不值得庆幸吗?至于暂时的落后,也关系不大,只要孩子有学习的兴趣,很快就能赶上去的。广泛的兴趣爱好和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将影响人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