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陕楞娃碗真大,面条一盛箍到尖。一碗下肚撑的欢,老碗会上谝闲传(唠闲磕的意思)。”
老碗面作为一种传统的面食,不仅在过去一直受大众热捧,在当下也是赢得不少消费者的喜爱。都说这面啊还是经典的比较好吃,确实,新鲜的东西新鲜劲一过啊,也就没有什么行情了,这经典的美食越久越有味道。今天呢,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了解老碗面的过去。
在陕西关中,有一种独特的生活景观和风俗习惯生生不息,就是无论乡野或市井,人们饮食行为中喜欢并习惯使用瓷制的大碗,关中人习惯称这种大碗叫“大老碗”、“老碗”,或“海碗”。
这个“老”字并不是代表了老碗的历史多么悠久,而是碗中“老大”的意思。除有一种亲切感之外,一个“老”字也孕育了深刻的文化涵意。“海碗”就更海阔天空,有容乃大了,足见老秦人的气度不凡,一切凡尘琐事,爱恨情愁,皆可装进这大海般广阔的老碗中,噗啦啦,咕噜噜吞掉,淅沥沥,哗啦啦就没了。
关中这老碗在饭碗当中,是碗家族中当之无愧的“大哥大”,大得就是南方人盛汤用的盆。据说,“碗盆难分开”便是陕西八大怪中的一怪。
陕西人吃饭无论是青壮年、老人、孩子还是妇女,一律都用老碗。用这样的碗省事,一次就能盛够,不用再盛第二次。
“老碗会”是一种纯朴的友会
关中农村自古有所谓“老碗会”,陕西人吃饭图得就是个热闹劲儿,他们喜欢一起扎堆儿吃饭,人们把这叫做“老碗会”。
每到饭点,各家各户的美食便盛在老碗中端了出来,自由聚会在向阳的地方。有时候,谁家的饭好吃,就会给别人家孩子,毫不吝惜地盛上一碗。比起那些关上大门,在自家里偷偷地享受美食的人来说,陕西人则显得豪爽和洒脱了几分。
大老碗的来历也有它的社会背景。关中农村,自古以农耕为主,皆是靠体力劳动来完成的。体力劳动是实打实的劳力付出,需要体力与汗水。另外,体力劳动需要乡邻的互相帮助,劳动也就培养了乡亲之间的友谊,这种现实背景中的各种关系,便构成了乡人“老碗会”的文化景观。
古香秦韵餐饮有限公司
400 8937 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