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地面起砂后,常采用以下几种办法进行处理:当楼地面起砂面积不大时,可先清理面层,并清除松动的砂粒,再用水清洗干净,用高标号普通水泥(不小于 425 号)砂浆罩面,压光后注意养护!在楼地面起砂面积较大又不能进行修补时,应将整个地面全部清除,重新再抹!此时应注意先将表面清理干净,并将原地面基层凿去,用水润湿!抹地面前要先刮一层 1:0.4 的水泥素浆,然后再抹水泥面层砂浆,抹好后要按规定压实压光,并按规定进行养护,使地面恢复原来的使用功能!以上的处理和养护办法是经多年实践观察和收集有关资料整理而成的,地面起砂总的来说是一项不好处理的问题,单凭修修补补是不行的,只有按操作规程施工才能避免水泥地面起砂!以上的措施和处理办法可能存在着不足之处,有待今后在工作中进一步不断完善,尽量减少和杜绝水泥地面起砂的发生,使建筑物的楼地面达到满意的使用效果!
青岛新地面防尘处理
1混凝土基层处理 督促施工单位认真对待混凝土基层处理.待垫层混凝土稍收水后,具有初凝强度时.启动平板振动器慢速振捣、压浆。用尺杆刮平.使混凝土基层平整、均匀。振捣、提浆时问掌控好,混凝土应具有的初凝强度,且有的浆液.除去多余的浮浆。振捣要求均匀,不得遗漏.边角平板振动器工作不到的地方应人工及时进行处理。根据混凝土表面干湿度适度调整振捣时间。对不平整处及时进行处理。专业监理工程师对基层混凝土进行验收。确保基层混凝土浇捣密实.表面平整度用2 m靠尺检查应小于3 rfun。
2耐磨材料撒布时机 专业监理工程师应严格控制好耐磨材料撒布的时机.耐磨材料撒布的时机随气候、温度、混凝土配合比等因素而变化:太早撒布耐磨材料,过多的表面水将使面层强度降低.耐磨材料下沉影响耐磨层性能;太迟撒布,耐磨材料无足够的水来进行完整的水化,不能与混凝土面层良好结合,将导致起壳、裂缝、空鼓等现象,因此撒布时机的掌握至关重要。墙、柱、门等边线处水分消失较快.应优先撒布,以防因失水而降低效果。撤布耐磨材料应均匀落下,不能用力抛撒而致分离.撒布后即以木抹子抹平:耐磨材科吸收的水份后.再碾磨分散并与基层混凝土浆结合在一起。耐磨材料撒布的时机掌握是监理工作的难点,也是耐磨地坪施工质量控制的重点。
3耐磨材料撒布 应分两次撒布.可以分为先1/2后l/2或先2/3后1/3。撒布必须均匀确实,根据旄工方案确定的撒布量安排每包撒布面积,确保每平方米用量.一般地坪撤布量为每平方米4 kg~5 k:重负荷地坪撒布量每平米10k以上,可分3次以上撒布。第1次撒科:撒布计划用量的2/3,注意模边和切缝处增加材料用量.边角加强.要求撒料均匀。硬化剂在混凝土表面吸水变暗后.启动磨平机磨搓压浆.然后刮平调整。第2次撒料约1 h~2 h后,紧随上l工序.撤布剩余材料。要求撤布硬化剂的方向与撒布方向垂直。耐磨材料撇布应由熟练工进行撒布,确保耐磨材料撒布均匀。耐磨材料撒布时专业监理工程师应严格控制撒布的每道工序及撒布方向,认真检查耐磨材料撒布的均匀情况,不留死角.根据设计要求抽查每平方米耐磨材料的用量。
4打磨 耐磨材料撒布约2 h后,垫层混凝土水化胶凝.具有足够强度.硬化剂层基本熟化。启动磨平机中速压磨(刀片调整为小角度).纵横方向反复磨平。磨平机行车线路视地面干湿度适度调整.~般采用反复包抄式。打磨时专业监理工程师应严格控制好打磨时机、打磨方向及打磨路线,打磨完成后监理人员及时对耐磨地平进行检查验收.其平整度用2 m靠尺检查误差控制在2 mill以内,表面无麻面,无明显起伏,无抹痕,针眼等。
水泥地面起砂处理
透气性验证试验 在2个相同的、致密性一致的金属桶中,分别在其内部制作厚度为100 mm的混凝土,在温度(20摄氏度、湿度>=90%的条件下养护24 h,使混凝土的含水率保持在60%左右,然后按照环氧地坪施工工艺,分别施工水性环氧地坪涂料和油性环氧地坪涂料,施工厚度5 mm(一般环氧地坪涂层厚度不超过5 mm),涂料用量均为(180)g,如图1所示。施工完毕后,在25℃下静置3 d,待涂层完全固化后,将2个金属桶放置于105℃的烘箱中烘烤24 h,观察效果,并对烘烤前后的质量进行记录分析。性能测试方法铅笔硬度、粘接强度、抗压强度、耐冲击性等力学性能,按照<<gb/t 22374--2008地坪涂装材料》进行测试。
地面硬化抛光
透气性试验结果 在2个金属桶的烘烤过程中,含水率较高的混凝土内部会产生蒸汽或潮气,不断向外逸出。在施工有水性环氧涂层的金属桶中,涂膜及桶底均未出现异常;而在施工有油性环氧涂层的金属桶中,涂层无异常,但金属桶底部发生了向外膨胀、鼓包的现象,左边为水性涂料试验桶,右边为油性涂料试验桶。这一现象说明,油性环氧地坪涂层不具有透气性,而水性环氧地坪涂层具有透气性。在高温烘烤的条件下,混凝土中的水分逐渐转化为蒸汽逸m.水性环氧地坪涂层的透气性可以使这些蒸汽从内部透过,从而涂层的表观及铁桶底部均无变化:但在油性环氧地坪涂层下,由于涂层不具有透气性且与混凝土粘接强度较高,不断逸出聚集的蒸汽产生较大的压强导致底部桶皮与混凝土分离,随着气体的不断膨胀,压强逐渐增大,迫使桶底变形。
青岛裕圣锦地坪修复工程有限公司
139642107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