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探访东京?
整个东京,可以探访与发现日本建筑的发展与趋势,考察日本老一辈建筑师的探索与实践,以及新一代日本建筑师的继承与发扬。同时我们可以看到日本“新陈代谢”学派对建筑发展历史的影响,以及学派分支的发展与创新。
从丹下健三到安藤忠雄,从妹岛和世到伊东丰雄和坂茂,这里是他们成长之地,也是实现理想的场所。
世界各国的建筑师把能在东京建成项目为一件荣誉之事,每位世界的建筑大师在此竞争与博弈,汇聚了像伦佐.皮亚诺、赫尔佐格&德梅隆、柯布西埃等建筑巨匠。
东京是一个开放之地,除了广袤的面积外,世界各地先进的文化,讯息在此汇聚,展览与文化项目不胜枚举,所能学习与发现的讯息之多,令人咋舌。
东京城市的人口众多,在密集化城市发展的前提下,每块土地都是东京最珍惜的资源,加上日本文化的影响,精细化的雕琢称为城市建设的常态。
寒假设计留学体验课程
课程介绍
本次课程集合了米兰理工大学与门德里西奥建筑学院的教学模式,强调设计师“手脑并用”与“现场实践”的重要性,同时也突出了体验与情感对空间本体的重要性,以及建筑师对“空间品质”的理解与追求。
瑞士建筑系学生的住宅模型
工作坊主题选择了米兰战后几座优秀的住宅建筑,我们将会对其进行实地的调研与考察,同时运用模型的方式将空间构建出来,从建筑学中的空间组织与流线、光照与通风、墙体的安排与设置,到室内空间中的装饰、色彩、材质、灯光与家具,将建筑学、室内设计、工业设计很好的结合起来。
今天,我们先来走进日本线中伊东丰雄的代表作——多摩艺术大学博物馆,提前感受伊东丰雄的建筑魅力。
多摩艺术大学图书馆在东京郊区,位于一个公园后面,略微倾斜的斜坡上。由于目前多摩艺术大学的自助餐厅是唯一一个学生和学校职员共享的场所,toyo ito事务所的设计首要诉求就是考虑如何让图书馆为所有人提供一个开放的公共空间。
设计的*一个点子就是底层开阔的长廊式空间,为人们穿越校园提供一条活动道路,即使他们目的不是为了走进图书馆的。为了让人们的流动和视觉自由地贯穿建筑,他们开始考虑使用随机排布的拱形结构来营造一种感觉,让倾斜的地面和外面的公园风景和建筑保持连续。
拱形用钢结构和混凝土做成,这些拱形结构相互交汇,这样可以让拱形的底部非常苗条,而顶部可以承住二层的重量,这些拱形的跨度从1.8米到16米不等,但厚度是统一的200毫米。
这些交汇的拱形把空间柔和地划分成不同的区域,加上书架,不同形状的学习桌以及可用作公告牌的玻璃隔断等等,给划分而成的区域带来即有个体性又和整体空间保持连续的感觉。
在倾斜的底层,有酒吧柜台样子的视频浏览地,放有最新期杂志的大玻璃桌子,让在图书馆等待公车的学生可以打发时间。
从楼梯走向第二层,装有大本艺术书籍的矮书柜穿插在拱形之间,在书柜之间是不同大小的学习桌和摆有复印机的大桌子。人们穿梭在这些拱形之间会体验到不用的空间感受间的变化,从充满自然光线的修道院到视觉上不可洞穿的地下隧道。
多摩大学艺术博物馆让每个人在他与书和影视媒体打交道过程中发现自己的风格,如同走进一座树林或一个山洞,在穿梭中柔和的相互关系在这个拱廊样子的空间中形成,创造力从此散发到真个校园。
LABIRD国际设计工作坊
18021416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