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成长能力和创新能力持续增强,但国际竞争力依然薄弱。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企业通过加强核心技术攻关、开展国际化经营、与跨国企业合资合作等方式,发展了一批龙头骨干,成为带动产业发展的核心力量。2015年,软件业务收入前百家企业合计业务收入6005亿元,占全行业收入的14%。其中,华为、海尔、中兴、联想、浪潮等自主研发和创新应用能力大幅增强,华为、联想已进入全球zui
佳品牌百强行列,阿里、腾讯等一批创新型企业跻身国际di一阵营,位列全球互联网企业市值前10名。
但是国内70%以上企业的规模未超过50人,“小、散、弱”的特点依然十分突出。软件前百强企业占行业企业数比重仅为0.26%,整体盈利水平不及微软、甲骨文两家之和,在技术研发、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实施、生态构建等方面的能力远低于国际领先企业,国际品牌认知度和市场占有率较低。相比之下,微软、ibm、甲骨文、惠普、谷歌、红帽、苹果等美国软件巨头企业始终占据全球市场份额的90%以上,国际领先地位难以撼动,salesforce、facebook、uber等高成长性企业则掌握了新兴技术发展先机,引领世界产业发展新潮流。2016年普华永道发布的全球软件百强企业榜单显示,十强中美国企业占据九席,百强中美国企业占比达70%以上,而中国企业仅东软一家进入百强榜单(第80位).
青岛app外包哪家专业
各种机器、设备、产品或管理系统都是人造系统,实践表明,人造系统正在不断走向智能化。人造系统走向智能化有三个基本路径:
di一,数字化一切可以数字化的事物。基本做法是在物理设备中嵌入数字化计算内核。从研发手段、管理手段、服务手段等环节的数字化,发展到产品、设备本身的数字化。各种芯片、传感器、智能微尘等都形成数字化计算内核(嵌入式系统),把各种芯片、传感器、智能微尘等嵌入式系统,嵌入到设备、产品或管理系统中。
第二,网联一切可以联接的事物。基本做法是把不同要素以网络形式联接起来。shou先是物质(机械,如螺栓、导线)联接,其次是能量(物理场,如传感器、wifi)联接,然后是信息(数字,如比特)联接,zui终是意识(生物场,如意识)联接。在联接范围上,要从局部的、阶段性的信息集成,发展到全企业、全产品生命周期的信息集成。从企业内部的信息(集成)联接,发展到与外部供应商、合作伙伴、客户等的信息联接。从软件和数据之间的(集成)联接,发展到与物理设备之间的联接,让其变身成为可以入网的“终端”。zui终发展到人、机、物的全面联接。
第三,加速知识流动,形成知识泛在。基本做法是把人的思维过程与思考结果沉淀成为知识和算法,知识和算法嵌入芯片,芯片嵌入硬件(嵌入式系统),硬件嵌入物理设备。万物互联,是形成智能的基础与前提。zui终形成智能的关键在于数据的有序、自由的流动。数据承载了信息,信息承载了知识,知识触发和形成了智能。当网络无处不在、知识在任何场景下以数字化形式调用(知识泛在)式,则可以形成:用尽可能多的数据流动与尽可能少的成本物耗来满足个性化定制的需求。智能制造的实质,就是快su、高质量、低成本的大批量定制。
青岛软件外包哪家专业
注重对接融入,完善国际化服务支撑体系。产业国际化的zui终落脚点是在他国市场实现本土化发展。要有效推进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国际化,不仅要着眼于本国市场和国际市场建设,还要疏通国内市场到国际市场的对接融入渠道。一是充分研究国际市场规则、国际惯例,以及当地政治、经济、文化、消费等方面的特征,通过实训教育、海外培训等方式加强软件人才知识结构持续更新,夯实产业本土化发展基础。二是发挥行业协会、商会、产业联盟、开源联盟等中介组织的作用,为产业对接融入提供专业化、社会化的技术支持、法律、会计、税务、投资、会展、咨询、知识产权、风险评估和认证等服务,打通产业进入国际市场的各种通道。三是支持产业参与国际标准制定,推动技术标准的国际互认,促使国际市场规则于我有利、为我所用。
青岛app外包
推动综合转型,增强龙头企业国际竞争力。根据前文论述可知,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国际化长期以来形成了企业“单打独斗”的推进方式,迫切需要建立以政府为引导、企业为主体,科研院校、产业联盟、行业协会等利益相关者参与的协同推进体系,将企业市场扩张行为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一是加强政策扶持,制定促进国际化的引导政策,采用资金、项目等方式加大支持力度,推动建立行业主管部门与国际合作部门协调联动的工作机制,形成推动产业国际化发展的合力。二是持续支持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企业采用市场化手段,拓展业务布局、获取技术资源、实施品牌战略、构建生态体系,提高全球资源配置能力。三是鼓励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企业与其他行业企业、金融机构抱团出海,加强市场、人才、资金等领域的协作,通过共同投资、联合开发、风险共担、成果共享,共同参与国际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