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世界上着名的陶瓷古国,早在八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已经制造和使用了陶器,瓷器则更是我们中国的发明,尤其青花瓷器的出现,对人类文明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古往今来,我国都是世界上着名的瓷器大国,甜白釉、青花釉里红瓷、青花瓷、官窑白瓷等闻名于世,是中华民族伟大而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世界瓷器的里程碑。
古往今来,我国都是世界上着名的瓷器大国,青花釉里红瓷、青花瓷、官窑白瓷粉彩开窗天球瓶等闻名于世,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人类文明进步,是中华民族伟大而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世界瓷器的里程碑,蓝釉作为中国特产奢侈品之一,千百年来瓷器通过各种贸易渠道,传到各个国家。精美的宝石蓝釉瓷器,会被视作具有收藏价值的古董,而受到大量收藏家争相收藏。
瓷器釉色名。中国传统制瓷工艺的珍品。又称“积蓝釉”、“祭蓝釉”、“霁青釉”。明、清蓝釉习称“霁蓝”,一种高温石灰碱釉。其生坯施釉,1280~1300℃高温下一次烧成。色泽深沉,釉面不流不裂,色调浓淡均匀,呈色较稳定。康熙时宝石蓝釉釉面有桔皮棕眼和气泡,分布比较均匀。也有的釉面出现垂流状,康熙和雍正年间的霁蓝釉都传世珍惜的品种,其中大清中期的“外祭蓝釉内青花”瓷器为昂贵,被誉为瓷之仙品。
历代霁蓝釉瓷特点
宣德霁蓝釉瓷器多为单一色釉,也有少部分刻画暗花的,另有蓝釉白花的,多为折枝花及鱼藻纹。官窑款有青花和暗款两种,均为“大明宣德年制”双行六字楷书款,宣德时的产品以暗花为多。
明代成化、弘治、正德时期,霁蓝釉瓷器传世不多,成化时期未见完整器,景德镇御窑厂出土过有成化款的蓝釉碎片,说明其生产未曾间断。弘治、正德蓝釉瓷器带官款者的极少。嘉靖霁蓝釉色蓝中微泛紫色,有些釉面开细小纹片,个别有棕色斑点,圈足处施一层酱色釉。
嘉靖蓝釉瓷较为盛行,一是造型品种丰富多彩,二是釉色品种有新发展。造型除传统的宫廷祭器、陈设瓷外,日用器皿中也常见蓝釉产品。嘉靖霁蓝釉色蓝中微泛紫色,有些釉面开细小纹片,个别的有棕色斑点,接近底足的聚釉处则发黑色。回青釉则呈淡蓝色,没有刺眼的浮光,有些器物的口沿及圈足处施一层酱色釉。
清代霁蓝釉瓷器
清代霁蓝釉瓷器生产历代未断,均有传世。霁蓝特点是色泽深沉,釉面不流不裂,色调浓淡均匀,呈色亦比较稳定。霁蓝器物除了单色釉外,往往用金彩来装饰,还有刻、印暗花的。清康熙时的霁蓝亦颇有成就,其薄釉者无开片,釉色较昏暗。有刻暗花纹的,也有描金彩的,常见造型仍是宫廷祭器和陈设用瓷。
清康熙时,有一种蓝釉瓷称洒蓝,因使用吹釉工艺,使得蓝釉中分布白色斑点。康熙洒蓝呈色稳定,做工精细,多辅以金彩装饰,也有少量辅以五彩和釉里红装饰的。康熙以后历代均有洒蓝釉瓷器生产。
清代霁蓝釉瓷器生产历代未断,均有精品传世。有刻暗花纹的,也有描金彩的,常见造型仍是宫廷祭器和陈设用瓷。官窑霁蓝釉瓷多有官款,且做工十分精细,民窑也烧制霁蓝釉瓷,多作为庙堂所用的祭器,以炉、瓶为多。较之明代同类器物,清代霁蓝瓷更加注重色彩的运用,多在器物上以丰富多彩的颜色和图案来衬托主题,使得原本深沉雅致的霁蓝器物平添几分生动。
霁蓝瓷器2016今年有市场吗
元霁蓝釉龙纹梅瓶 2000万 2014-06-08 拍卖结果
霁蓝釉金彩双燕耳尊 2750万 2014-11-15 拍卖结果
元霁蓝釉留白云龙纹梅瓶 1280万 2014-11-30 拍卖结果
霁蓝釉地开光浅降彩山水纹2250万 2014-11-15 拍卖结果
元代霁蓝釉留白暗刻龙纹 680万 2009-12-06 拍卖结果
清雍正霁蓝釉撇口观音瓶 700万 2011-10-05 拍卖结果
清乾隆霁蓝釉鹦鹉耳扁壶 700万 2013-10-08 拍卖结果
征集热线:18002554194张经理 微信:1334865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