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国内对古典家具的吸纳力较西方尚有很大距离,拍卖价格也与国际市场的价格存在较大差额,但未来仍有一定的升值空间,是颇具潜力的投资项目。
近10年间,中国古典家具,尤其是明清两代的家具,因其精湛的工艺和独特的文化底蕴而日益受到国际市场的关注,与瓷器一起,并称为“能真正立足国际艺术品投资市场上的中国艺术品”。
古典家具在海外的大幅升值,极大地激发了国内收藏者的热情,在收藏品市场和拍卖会中,一枝独秀,只涨不跌。一些较早进入这一投资领域的人,演绎出许多令人艳羡的暴富神话。古典家具的投资是颇具潜力的投资项目。
升值速度惊人
从建国初期至70年代末,明清家具从未被人们看作是古玩或艺术品。80年代,人们受西方家居装饰风格的影响,纷纷把家里的旧桌椅换成了沙发、组合柜等新式家具。当时,大量的硬木家具被低价卖掉,或者拆掉做了秤杆、乐器等。1979年前后,北京硬木家具厂因为开支困难,对外推销该厂30年来收藏的古典家具珍品,竟无人问津。一对黄花梨圈椅,当时只能卖到10块钱,而现在价值百万元。
明清古典家具收藏的急剧升温始于1985年。当时收藏大家王世襄的《明式家具珍赏》一书出版,并在港台地区发行。受该书的启发,大量港台收藏家开始涌入内地,到民间低价收购存留的明清家具。
随着港台收藏家的介入,中国古典家具在海外市场的价格由此急剧飙升,其上升速度接近或超过了书画和明清官窑瓷器。90年代初,这类极具中国民俗风味的民间家具开始走入纽约、伦敦、香港等地的国际拍卖行,约占每场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