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琴不应该只强调苦练,拼命地练,重要的还在 “巧”字。如何才能事半功倍,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练琴效率?我觉得“巧”字体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在拿到一首新曲子的时候,不宜马上就弹,更不能上来就双手弹,如果这样做,看似是抓紧时间,其实不然。柏拉图说过:“开始是工作的最重要部分。”我们应该先想一想乐曲的作者、创作年代、环境,这是一首什么类型的曲子以及如何演奏。这样对乐曲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弹奏时心里就会有数了。如果过于盲目,熟练之后才去考虑这些问题,改起来就会很吃力,反而在浪费时间。这是“巧”在准备。 其次,在练习过程中,应该在一些自己认为指法容易混淆的地方标明指法。很多同学认为这是小儿科,对此不屑一顾,其实并非如此。举一个身边的例子:有两个同学同时弹一首曲子,其中一个识谱很快,一个上午便能双手合下来,然而我去她琴房听她弹时,发现她几乎每一遍的指法都不一样,而且十分别扭;另一个同学刚开始弹单手,在乐谱上写满了指法,编得亦十分顺手、易弹。两周后,这个同学的曲子顺利通过,而前者却还在改指法的过程中 因而(由此可见)若想提高练琴效率,标明指法也是十分重要的。这是“巧”在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