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育和栽植优质速生和抗病杨树种类是防治此病的关键。结合当地条件,选用抗病品种,实行多品种配置种植。
2、不营造落叶松与杨树的混交林,至少不要造同龄混交林。
3、苗圃地和造林地应合理密植,避免林地湿度过大。合理施肥,避免氮肥过量和钾肥不足。提高苗木抗病力。
4、化学药剂使用:苗圃内于4月末用1%波尔多液喷撒落叶松幼苗,夏季用25%粉锈宁10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或1%波尔多液喷撒杨树苗木(需加0.1%洗衣粉)进行防治。
5、在澳大利亚发现cladosporumtenuissimum能消解松杨栅锈菌的夏孢子堆,因而可能作为生物防治加以利用。
6、清除或处理越冬病叶以减少侵染来源,育苗时圃地远离侵染源300米,初春冬芽萌发时及时摘除病芽烧毁或随见随摘,尽量减少夏孢子的飞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