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的特点
武术作为体育运动,技术上仍不失攻防技击的特性、而是将技击寓于搏斗运动与套路运动之中。搏斗运动集中体现了武术攻防格斗的特点,在技术上与实用技击基本上是一致的,但是从体育的观念出发,它受到竞赛规则的制约,以不伤害对方为原则。如在散手中对武术中有些传统的实用技击方法作了限制,而且严格规定了击打部位和保护护具,短兵中使用的器具也作了相应的变化,而推手则是在特殊的技术规定下进行竞技对抗的。因此,可以说武术的搏斗运动具有很能强的攻防技击性,但又与实用技击有所区别。
在学校里以及生活中,老师家长们也经常在教育孩子要“讲文明懂礼貌”,但在一个正规的武术训练中,短短一小时左右的训练课中,教练们则把“武德”落实到了每个细节上:“以礼始,以礼终”——教练与学员们要互行抱拳礼,学员们对练之前也要行抱拳礼;
如何坐,如何立;练习时要喊声威武,聆听时要静如处子。以及武术精神—练武,要具备有武德。“武”是干戈军旅之事;“德”指道德、品德。
总之,孩子们来练习武术,首要遵循“德”的原则,也要把这个原则融入到自己的日常行为当中去。
武术具有“内外合一,形神兼备”的特点,而这一特点主要通过武术功法和投法来体现。武术套路在技术上往往要求把内在精气神与外部形体动作紧密结合,“心动形随”做到,“形断意连”,“势断气连”。以“手眼身法步,精神气力功”八法的变化来锻炼心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