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三六零分类信息网!老站,搜索引擎当天收录,欢迎发信息

打柱子的小型设备 沈阳二次构造柱混凝土泵

2017/6/2 13:49:55发布208次查看ip:101.229.231.41发布人:111

卧式二次构造柱泵:
1.地暖、隔热轻质发泡水泥、砂浆、小骨料混凝土的输送;
2.耐火、保温材料的输送(喷射);
3.生态环境建设中的绿化土壤的输送(喷射);
4.各类工程建设中的素混凝土、纤维混凝土的输送(喷射);
5.各类基础桩的压力灌浆。
从目前的二次构造柱泵行业来看,随着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速度的加快,国内众多的二次构造柱泵品牌也在努力开拓三四线城市以及农村的广阔市场。但是,随着人们观念的改变,卧式二次构造柱泵价格不再是重要的条件,质量越来越占据重要地位。因此,我国二次构造柱泵企业在满足国内新型城镇化建设需求的情况下,还需要进行一定的技术创新,顺应市场需求,真正的把握好行业新商机
二次构造柱输送泵可实现双液注浆,也可实现单液注浆,而且也可以一机双孔,同时注浆并且可作为清水泵、污水泵、泥浆泵使用,也可以双管道同时输送砂浆泵,真正达到一机多用省工节能之共功效、广泛用于隧道开凿与维护道路桥梁水坝建设高层建筑的基础及各类注浆施工。该产品,性能稳定、工作可靠、操作简单是目前国内质量可靠的一种输送注浆设备。小型混凝土输送泵的研制,解决了某些特殊工况下的混凝土难以泵送的问题,从而提高了施工的进度,降低了劳动的强度,减少了施工过程中对人工成本的投入液压式混凝土输送泵功率大、排量大、输送距离远,可做到无极调节,二次构造柱泵的活塞还可以逆向运动,减小了堵塞的可能性,因而在混凝土输送泵的设计制造和泵送技术上日趋完善。此后,为了二次构造柱输送泵的机动性,60年代中期又研制了混凝土输送泵车,使得二次构造柱泵由固定式发展为车载式,同时为了使混凝土的浇筑更加方便,在二次构造柱泵车上增加了可回转伸缩的步料杆,大大增加了混凝土输送泵的机动灵活性。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钢筋混凝土结构已经普遍用于工业和民用建筑中。但多年来,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裂缝一直是施工中为常见和难以克服的病,在某些情况下,裂缝会导致非常严重的后果,因此研究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裂缝产生原因及控制具有重要的社会和经济意义。
1、地下室砼强度偏高,容易使结构产生严重的收缩裂缝。
在设计方面,高层建筑设计时,一般柱砼强度设计较大,考虑到施工等因素,往往地下室板墙砼强度等同于柱砼强度。一般板墙砼强度不宜大于c40.在施工方面,原设计砼强度较高,而施工时砼配合比不易控制,其实际浇筑的砼强度往往比设计强度要高得多。这样就很容易导致砼因强度偏高而产生收缩裂缝。
2、后浇带浇筑时间控制不足,从而引起结构性沉降裂缝。
一般后浇带分为两种:一种是因结构超长而设置的伸缩性后浇带,另一种是防止沉降不均而设置的沉降性后浇带。在实际工程中,有些设计人员未予明确,而施工人员不注意,将沉降后浇带与伸缩后浇带混淆,而一起浇筑起来。这样,很有可能产生结构性沉降裂缝。一般伸缩后浇带浇注时间为两个月左右,沉降后浇带浇筑时间为主体结构封顶后,根据沉降观测资料确定。
3、后浇带未采取加强和保护措施,存在较大质量和安全隐患。
1) 后浇带部位的梁板钢筋未加强和保护。后浇带为后期二次浇筑,浇筑成型后该部位容易产生应力集中,如果对构件钢筋不采取加强措施,会使该部位砼内部产生较大的拉应力,造成砼后期裂缝。另外,一些施工企业不注意保护,使得后浇带内钢筋长期暴露在湿气中或浸泡在水中,造成钢筋锈蚀而影响其粘结度和有效截面。
2) 过早拆除后浇带部位的底部模板支撑。有些施工单位把后浇带部位的构件当作悬臂梁那样,其强度达到100%后就将其底部模板支撑拆除了,甚至还在其上部搭设模板支撑或堆放材料,这种做法是非常危险的,容易造成构件上部出现裂缝乃至坍塌。后浇带梁板并非悬挑构件,其底部模板支撑必须待后浇带砼浇筑完成并达到规定强度后方可拆除。为方便起见,建议将后浇带部位的模板支撑搭设为与周边脱开的独立支撑体系。
4、地下室砼侧壁与顶板相交处未设置暗梁或框架梁,使砼变形不协调而引起内角裂缝。
地下室外墙受到侧面土、底板和顶板变形约束作用,而外墙较底板和顶板刚度差异较大,使砼产生变形。如果外墙与顶板相交处未设置暗梁或框架梁,该部位顶板厚度范围内则没有抗扭筋来抵抗和约束其变形,使得该处内角砼产生较大的拉应力,直至出现收缩裂缝。
5、侧壁钢筋保护层或钢筋间距偏大,易造成砼裂缝。
外墙钢筋的配筋量往往由裂缝宽度控制(外墙裂缝宽度控制在0.2mm之内),如果外墙设计时,漏掉抗裂性验算,配筋率不够,易造成砼裂缝。钢筋的弹性模量比砼的弹性模量大7~15倍,在相同的配筋率下,应选择细筋密布的办法。还有施工时,对钢筋保护层或钢筋间距控制不好,亦易造成侧壁裂缝。另外,砼应考虑增加抗变形钢筋,对于侧壁,应增加双向温度筋。
6、顶板、侧壁开洞过大或私自预留安装洞而未采取加强措施,造成应力集中裂缝。
有些施工单位为了安装方便,在顶板和侧壁上任意开洞,且未采取任何加强措施,使得该部位产生裂缝。对于开口洞应采取钢筋加强或增设暗梁等措施,来抵抗该部位引起的集中应力。
7、地下室顶板施工荷载或堆载过大,造成挠曲变形甚至裂缝。
为了能够缩短工期,一些施工企业在地下室顶板上过早或过多的堆放建筑材料,甚至行使重型机械设备(如砼搅拌车等),施工荷载远远大于顶板设计荷载,造成顶板挠曲变形甚至裂缝。
8、砼施工的操作程序不当,出现孔洞渗漏水现象。
在地下室砼浇筑时,经常因操作程序不当,比如施工缝处基层处理不好,较高板墙砼浇筑振捣不充分不密实等,而出现孔洞空隙渗漏水现象。
9、不注意砼温度的控制,造成砼膨胀或干缩裂缝。
对大体积砼切不可忽略温度的影响,应合理分段分层进行浇筑,使砼温度均匀上升,浇前应在室外气温较低时进行,砼浇筑温度不宜超过28℃。砼浇筑以后,砼因水泥水化热升温而达到的温度主要是砼入模温度与水化热引起的,温度升幅不宜超过25℃。浇筑后的养护是防止地下室砼产生裂缝的一重要环节,目的是控制温差,防止产生表面裂缝,可充分发挥砼早期强度,防止产生贯穿裂缝。潮湿的环境可防止砼表面因脱水而产生的干缩裂缝,浇水养护不少于14d.
总之,地下室砼工程质量的控制是一个综合性的课题,要通过设计、施工、材料优选等环节进行控制,才能减少裂缝等问题的产生。
(来源:易传播)
该用户其它信息

VIP推荐

免费发布信息,免费发布B2B信息网站平台 - 三六零分类信息网 沪ICP备09012988号-2
企业名录 Produ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