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三六零分类信息网!老站,搜索引擎当天收录,欢迎发信息

国学经典播放机|熏习机|诵读机|蓝牙国学经典听读机厂家贴牌

2018/10/23 20:28:23发布50次查看
道德仁义礼之间的关系
孔子说“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这里正说明了道、德、仁的层次关系。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庸》)只有天地自然才没有喜怒哀乐,对万事万物同样的对待,而没有偏爱,或者说天地没有爱,这是“中”,“中”就是天道的状态。人总是会有喜怒哀乐的,如果以自然道的“中”作为标杆,喜怒哀乐能不违反自然,就是“和”,这是效仿天道的人道能达到的 境界。
人道是明王圣人治国的 目标,目的是要达成人与自然的和谐、人类的和谐、社会的和谐。德是实现生民之道这个 目标的基本路线,其核心是中和正,目的是生民。仁是实现道和德的基本原则,其核心是爱和公正。仅仅有仁还是达不到德,必须有知和勇作辅翼,可以说知是达成德的方略,勇是达成德的保障。一个人的行为如果能在各个方面自觉符合道、德、仁,那他所行就是义;但是,并非大家都能自觉地使自己的行为合义,为了便于大家的行为有所依循,根据仁这个原则制定了礼,礼就是具体的规范、规则、准则,有针对各种情况的实施细则。
正因为道是一个目标,所以,它是用来立志的,如“士志于道”、“至于道”、“志于道,据于德”、“可与适道”、“人能弘道”、“信道不笃”。
德是基本路线,所以,它是可以引导人遵守的,如“为政以德”、“道之以德”、“君子怀德”、“德之不修”、“据于德”、“执德不弘”。
为了容易理解,现在用一个通俗的比喻来说明这个关系:把人类比做一个人,道就是要让人健康地生存;德就是实现道的路线,在这里是用什么方法使人保持健康的身体(比如饮食均衡);仁就是按照饮食均衡的路线来吃东西,包括吃的方式、吃的内容要符合路线;自觉地按照“德”和“仁”就餐而获得了均衡的营养就是义;为了大家更便捷地按照饮食均衡来就餐,不需要天天每吃一次都要考虑衡量营养搭配情况,以仁为原则制定了礼,在这里就是营养均衡的食谱(这就具体到用什么食物、如何搭配食物、如何烹调、火候如何等等),所以,礼比仁更具体、更具有规范和指导作用;按照食谱就餐也是义。能判断怎么做是均衡的就是知,能坚持就是勇。
进食而不知道是为了使身体健康、不知道要饮食均衡、不知道以饮食均衡为原则就餐、不知道如何将饮食均衡的原则用于自己的饮食、不按照营养均衡的食谱用餐、或者追求口腹之欲等,这些做法都会有害身体健康,严重的就会得暴疾身亡。
同样,一个国家,如果不以生民爱民为宗旨、不了解生民爱民的方法、不知道如何将这些方法使民获益、不按照生民爱民为原则制定法律规章制度、不按照这样的法律规章制度办事,各级统治者强取豪夺、与民争利、追求自己享乐、制定的规章不是为了使人民获益而是使强取豪夺合法化,那么,这个国家就必然要衰败。所以说“治乱在庶官”(《尚书·说命中》),“国家之败,由官邪也。”(《左传·桓公二年》)一个国家是治是乱取决于官僚集团的行为如何,为了避免国家之败,为了避免官邪,就要选择经过学习、其行为符合道德规范的人来为国家服务,即“官不及私昵,惟其能。”(《尚书·说命中》)




该用户其它信息

VIP推荐

免费发布信息,免费发布B2B信息网站平台 - 三六零分类信息网 沪ICP备09012988号-2
企业名录 Produ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