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是从陶制的三足鼎演变而来的,最初用来烹煮食物,后主要用于祭祀和宴享,是商周时期最重要的礼器之一。这件鼎为商代后期制品,至今器底仍保存有烟复。整体装饰繁杂、精细,圆润的鼎身配以圆涡纹、风鸟纹、蝉纹等纹样,造型和装饰协调自然,堪称商代铜鼎中的佳作。合金成分和铸造技术 商代铜器的主要金属成分是铜、锡和铅,从测定结果看,各个时期的不同器物在合金比例上并不一致。商代早期的一件铜爵经测定含铜92%,锡7%,而另一件锛则含铜98%,锡只有1%。盘龙城出土的商代中期铜礼器中,有的含铜81~88%,锡5~8%,铅1~6%;有的含铜71%,而铅则高达21~24%。安阳殷墟西区出土的40多件标本,无论是礼器,都有铜、铜锡、铜铅、铜锡铅等4种情形,不过,就礼器而言,似乎年代愈晚,以铅替锡的趋势愈明显。在铜器铸造方面,由于在郑州和安阳都发现有商代中期和晚期的铸铜遗址,而且铜器本身也保存有某些铸造痕迹,因此,可以对当时的铸造工艺作出一定的判断。商代铜器均采用合范方法铸造,范的多少则视器形而定。商代早期的铜爵是由2块腹范、1块□范、1块底范和1块芯座合范浇铸的,而商代晚期的铜爵则需用16块外范。商代中期除能够铸造大型器物外,已能用分铸的方法,将一些器物的附件预先铸好,再和主件铸接在一起,例如卣的提梁
青铜是人类的一项伟大发明,是世界冶金铸造早的合金。青铜材料的稀有和青铜铸造工艺的先进性,使得它与陶器、木器和石器等沉沦于日常物用的器具,走上了截然不同的发展道路。青铜鼎、簋、尊、盘、爵等作为食具、酒具、盛水器等实用功能与作为礼器在先民精神生活中标出的意义是互为表里、融贯一致的。而鼎为中国古代炊食器。早在七千多年前就出现了陶制的鼎。铜鼎则是商周时期为重要的礼器。鼎是我国青铜文化的代表
唐县聚玺雕塑工艺品销售有限公司是一家具有独立设计、雕塑、铸造、制作施工能力的单位。拥有各种完善的,大型的,先进的生产设备,并由多位经验丰富的高级铸造技师指导生产及制作。在产品设计,艺术造型,表面效果方面有广州美术学院的多位教授讲师对其制作和督导。本企业在大型城市雕塑、园林雕塑、公园雕塑、人物雕塑和户外巨型佛像、铜狮子、雕塑公园、香炉的铸造、设计、制作方面都有丰富经验,曾为国家、省、市政府及各公司铸造了很多标志性的大型雕塑;並储存了大量宝贵资料可供咨询。无论从黄铜铸造,锡青铜铸造都能熟练掌握其材料比例和配方,能使铸件能抗氧化性,防腐蚀性,防酸,防碱及使铸件外力冲击而不折;并能铸造铜钟,编钟,铜鼓等高难度的产品。
唐县聚玺雕塑工艺品销售有限公司
13582826914
中国 保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