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确保发酵床养殖圈舍温度
发酵床工作时核心发酵层的温度是35-55℃,表层温度15℃左右,如果圈舍内温度过低,导致发酵床表层温度也低,当圈舍温度低于零度以下时发酵床表面也容易结块,甚至封冻,使发酵菌活力降低影响发酵床的使用效果,那么在入冬前必须做好圈舍保温工作(如:封堵窗户、地窗,检查圈舍屋顶有无漏洞等等),合理安排圈舍使用,不能过常时间停用,这样才能保证圈舍的温度,保证发酵床正常使用。
二、 发酵床湿度的控制
干撒式发酵床的特点是怕湿不怕干,最适合发酵床中发酵菌工作的湿度是50-60%,冬季水分不易散失,就应该尽量的控制水分,否则水分过大容易使发酵床表面板结造成厌氧环境影响发酵床运行,再加上翻倒不及时会使发酵菌死亡,造成死床现象,就影响发酵床的使用效果,这样要尽量降低圈舍内水的使用和浪费,当圈舍内湿度过大时,可采用强制排风迅速排出,确保圈舍在合理的湿度范围之内。
三、 增加发酵床的翻倒
发酵床的发酵原理是将畜禽排泄的粪便经过翻倒掺和、掩埋在发酵床之中,在经过干撒式发酵菌的微生物学原理的作用下,实现畜禽养殖中的粪尿完全降解做到无污染、零排放,一般发酵床要求3-5天翻倒一次,由于冬季湿度大,水分不易散发,这样就要增加翻倒频率,充分将水汽散发出去,保持发酵床合理湿度。当发酵床湿度过大时,就要休床5-7天,实行堆积发酵,堆积当中还要进行一次翻倒。
四、 发酵床的饲养密度适当降低
冬季发酵床养殖密度要比春秋季节少一些,这样有力于发酵菌的正常有效工作,能更好的延长发酵床使用寿命。
五、 发酵床菌剂补加
由于冬季温度偏低,圈舍内湿度偏大,导致发酵菌的活动能力及繁殖能力降低,降解畜禽粪尿速度也慢,这样我们把每年发酵床补发酵菌的时间安排在入冬之前的10月底或11月上旬,就能更好的将畜禽粪尿完全降解,达到发酵床养殖的效果。
北京华夏康源科技有限公司
400 666 47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