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内,自从1952年我国研制成功第1批冶金国家标准样品以来,我国标准化主管部门把标准样品生产、分发和应用的管理纳入标准化管理的范畴。1988年,为了进一步促进我国标准样品工作的规范化、正规化管理,国家标准总局批准成立了全国实物标准委员会(后更名为全国标准样品技术委员会);到了1996年,为了更好地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促进我国标准样品的管理与国际接轨,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当时为国家技术监督局)批准成立了iso/remco中国委员会来统一与iso/remco直接对口,协调我国与国际之间标准样品的技术交流活动。
标准样品
标准物质起码应满足以下基本条件的要求:具有与被测物质相近的组成和特性使用标准物质确定待测物质的量值时。为消除由于标准物质与待测物质两者在基体材质和测量范围上的不同而带来的系统影响,研制者应选择与待测物质性质和组成相近似的物质作为标准物质的候选物,这是研制和使用标准物质应遵循的一条原则。
标准样品
标准物质的计量作用:分析化学与国际单位制相联xi,纯化学物质,纯度的测量,或常称为物质的化学组成,是在分析化学范畴。除了si对化学物质的依赖外,分析化学对si的依赖也值得考察。2013年为止,大多数分析化学l丁作者在测量中采用si单位(除cande-la以外的所有基本单位和许多导出单位)。但是,组份分析取决于另外一个概念,即纯化he物相对于参照的其他物质和材料的化学组成存在(采用化学反应定律和化学计量法有两层意思:一是si单位的复现是依赖于标准物质,而成分分析又是使用si单位;二是测量成分量时,以纯物质作为标准,被测物的成分量以此为参照)。
标准样品
标准样品的管理法规体系:由于在国际上iso/remco仅仅是对标准样品在技术上起指导、协调、传播和推动作用,所以iso/remco只建立了一套技术法规,这就是:1) iso指南6:1978《在国际标准中关于标准样品的陈述》;2) iso指南30:1992《标准样品常用术语及定义》3) iso指南31:1981《标准样品证书内容》4) iso指南32:1997《有证标准样品的应用和化学分析中的校准》5) iso指南33:1989《有证标准样品的应用》6) iso指南34:2000《标准样品生产者技术能力的通用要求》7) iso指南35:1989《标准样品定值的一般原则和统计学原理》
北京中科仪友化工技术研究院
400 081 0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