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选择题在选项的设置上是有具体要求的,命题时要求其它选项要对正确选项进行干扰,一要干扰,二要干扰有效,三要干扰出考生的典型错误。干扰是命题者的初衷,也是评价选择题的一项重要标准。那么如何提高考生的抗干扰能力呢?审题是十分重要的,要看清楚、看明白,而且要想清楚、想明白。平时的复习首先要注意夯实基础,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规律、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要清楚,要清晰、要落实。其次要提高自己的学科能力和其它方面的能力,高考试题没有一道不是在考查能力的,选择题也不例外。具备了扎实的基础知识,具备了一定程度的能力,排除干扰的能力也就会相应得到提高。
在高考复习最后冲刺阶段,中国的每个高中、每个班,老师下发的复习资料、习题册、全国历年高考卷、各省市历年高考卷、各种高考模拟卷,都不会少。大家想想,这么多的作业、这么多的题,再加上高三一年本来就很「慌」,面对这么多的选择,我们该怎么办?哪些资料、哪些卷子、哪些题,是对我们有用的;老师也真是,为什么不给我们精品,题海战术,就是搞疲劳战嘛;大量做题、盲目刷题,有可能产生事倍功半的效果。我们不怕苦、不怕累,就怕努力了、拼命了、题做了,时间却浪费了,成绩没提高,这找谁说理去!
高三的复习就是掌握知识,做对题目。评判你每天的复习是否有效,就看有没有掌握知识,有没有做对题目。如果没有,今天就是复习一百个小时,那也是白搭;如果今天掌握了一两个知识点,做对了一两类题目,就算今天只复习了一个小时,那也是有效的。掌握知识是做对题目的前提条件。而课本上那么多知识点,完全靠背诵是很难掌握的,更多需要的是理解。课本上虽然知识点众多,比如思想政治学科中经济学部分洋洋洒洒几万言,其实最重要的,最核心的就是:商品、货币、价值规律等这几个点。归纳整理知识体系的目的就是要做到突出重点。
南京精锐教育
400 639 008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