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摹是学xi书法的重要手段,尤其是初学阶段,大多数的时间都化在临摹之上。也有书法家晚年还经常临摹,甚至临一辈子的,如胡小石、林散之晚年还做临摹的日课;赵孟頫、王觉斯晚年还醉心临摹王羲之书法。更有甚者,清道人李瑞清将临摹性的书法作品作为自己一生书法的代表性作品。当然,初学者临摹与书法家临摹的目的是不一样的,是有本质的区别的。初学者临摹,主要是为了打好书法的基础,为了拥有良好的基本功。书法家有明确目标与有选择性的临摹,则是为了进一步的深化与深造,以实现最后的理想。
现在讲的临摹,一般指的是临而非摹。其实所时谓临摹,包含了摹与临二种不同的方式方法。摹也可分描红与印摹二种方法。描红即是在专为摹书而印制的红色字样上摹写;印摹是用半透明的纸张覆在字帖上面摹写。“摹”这种方法一般也只有初学者才使用,但也可以作为进一步严练与研究时采用。临也可分为对临、背临与意临三种。由摹到临,再由对临到背临,由背临到意临,这代表着书法学xi的进步与提高。修道中有“三转九返”之说,意谓真修行往往需由低到高,由高到低,反复多次,真正把工夫做实、做到家。
人可分为心理和生理二个部分。人因心理的差别而产生属于个体的意气与感觉,这就是书法气息个性化的基础。人也因生理的差别而产生属于个体的形体与动态,这种形体与动态的自然展开就自然会作用书法的形体与动态,这又是书法形态风格个性化的基础。要想实现临摹与个性的“双赢”,就要走“中庸”之道,就要使之两相调和融合,从而确保两不误。此所以不知道书法成功即是个性的成功的人,便会偏面强调形似,也只知道形似。而知道书法成功即是个性的成功的人,便会提出“临摹不须十分像”、“临摹可以求神似”的观点。其实,学者的个性与临摹对象相近,便易得形似。反之,如果学xi者的个性与临摹对象差距较大,形似就是个难题,就是个大问题。此所以本人亟力强调书法要好好研究个性与书法内在的联系,强调书法教育要实现真正的“因材施教”。
习墨去书画培训学校
400 8169 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