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国家邮政局资料显示,目前快递领域的包装主要集中在快递运单、编织袋、塑料袋、封套、包装箱、胶带以及内部缓冲物这七大类。2015年,快递运单已达207亿单,编织带31亿条,塑料袋82.68亿个,胶带169.85亿米,相对于2014年,7类快递包装中有6类同比增长超过45%。据测算,我国平均每件快递的胶带使用量是0.8米,按此计算,我国每年仅快递包装的胶带就可绕地球赤道数百圈。而生产一吨纸需要砍伐17棵十年生大树,生产一吨塑料袋,需要消耗3吨以上石油。
包装本就消耗严重,而如今过度包装的现象也不少见。比如网购一袋1300毫升的洗衣液,包两层气泡袋、卷两圈胶带,加上气泡枕放入纸箱,再在纸箱上卷四圈胶带作井字形固定。繁复的包装无疑在很大程度上加剧着快递行业的环保危机。
面对难题,如何破解?
2016年8月国家邮政局出台《推进快递业绿色包装工作实施方案》,提出到2020年,基本淘汰有毒有害物质超标包装物料,基本建成社会化的快件包装物回收体系。“绿色邮政”也成为2016年国家邮政局十大重点工作。
从实施效果看,我国目前已在快递行业大范围推广电子运单,较之前的五联纸质运单,电子运单大大减少了纸张用量,每年可为快递企业节省支出50亿元。在绿色包装方面,一些快递企业在寄递时也开始采用可降解纸箱和可循环塑料箱,在中转时采用可循环使用帆布袋,并推出了纸箱回收计划。据顺丰速运介绍,顺丰速运2016年聚乙烯(PE)类材料减少消耗2793吨、聚丙烯(PP)类材料减少843吨、原纸减少消耗2539吨。
除去推进绿色包装外,实施方案中也明确要求:将通过增加培训力度、规范操作流程,避免不必要的过度包装。可以说,这是从提高快递业的整体技术水平方面做出的有益尝试。
随着互联网+的深入推进,网购买买买只会变得更加普及和频繁,自然,快递包裹也只会越来越多。国家层面尽快制定标准,企业层面加大技术研发,快递行业提高服务水平,只有多方共同努力,才能有效破解快递包装的环保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