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之大忌
无节制地满足
中国家长对孩子“无节制地满足”,说起来是有“私心”的,是有潜在的回报企图的。无后为大、养老送终、重男轻女、光宗耀祖……都是“私心”的文化根源。
有哪个中国家长完全不想孩子将来回报自己的问题?换言之,有哪个中国家长不把自己的理想寄托在孩子身上?有哪个中国家长根本不去想孩子将来要报答父母的问题?恐怕很少很少。
美国的家长一般都不指望能从长大的孩子那里得到什么回报。孩子能“成人”,能幸福、愉快,就行了。另外,“无节制地满足”的结果,就是“无节制”地干预,“无节制”地期望,就是家长“无节制”地“用自己的意志来主宰孩子的一切”。
无边际地许诺
“无边际地许诺”,能兑现的就成了“无节制地满足”,不能兑现或根本就没有心兑现的,就成了空头支票。既然家长能开空头支票,孩子为什么不能也来个“无边际地许诺”?一旦形成恶性循环,责任一定在孩子。不知今年高考,是否有孩子就诚信问题谈一谈家长的“无边际地许诺”?
24小时免费提分热线:4007008380
南京海豚教育咨询有限公司杭州分公司
400 700 8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