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润指标一直以来都是广大投zi者投zi决策时所参考、甚至直接依据的主要财务指标。新会计准则采用资产负债表观后,实质上一个公司的利润不仅由收入和成本费用来决定,而且还由资产和负债期初和期末的变动情况来决定,且利润中包含未实现的利得和损失。上市公司实施新会计准则后,利润也呈现出越来越波动、越来越虚化两个主要特点。在资产负债观下,投zi者更应该关注一个公司资产和负债未来的现金流入和流出情况即未来的获利能力,而不应该过于重视没有太大信息含量的综合性的利润指标,其实净利润指标还不如毛利率或者营业利润率指标对决策有用。
此外,大部分投zi者xi惯于分析上市公司的每股收益、净利润增长率、市盈率等少数指标,对财务报表很少有较为深入和全面的研究,因而,大部分进行盈余管理甚至财务欺诈的上市公司也主要是对利润及相关指标进行操纵。
误区之二:重视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忽视投zi活动现金净流量
财务的核心是“现金流为王”,因此,不仅上市公司管理层非常重视现金流的管理,而且投zi者也非常关注一个上市公司的现金流量状况。但是,投zi者在分析上市公司时,往往用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和净利润的对比来分析上市公司盈利质量或与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和流动负债的对比来分析偿付能力,而实质上这是较难看出上市公司盈利质量和偿付能力的。比如,当前一些上市公司可能主营业务是制造或外贸,但其较大比重的资产却是对外投zi,投zi可能成了该公司利润和投zi活动现金净流量的主要来源,其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可能一直为负,但投zi活动现金净流量却可能很好。
误区之三:重视合并财务报表、忽视母公司个别财务报表
合并财务报表是反映母公司和其全部子公司形成的企业集团整体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财务报表。合并财务报表所反映的会计主体是会计意义上的“主体”,合并财务报表不反映任何现存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由于母、子公司之间业务的多元化和差异化、合并范围的影响以及合并抵消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因此合并财务报表很难为投zi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会计信息。
误区之四:重视年报、忽视季报
投zi者往往重视对上市公司经过审计的半年报和年报的分析,并据此作出投zi决策,实质上年报往往掩盖了季度之间的波动,年报往往是较为滞后甚至严重滞后的会计信息,据此决策可能会受严重误导。
误区之五:重视报表数据、忽视数据的质量分析
投zi者在阅读上市公司财务报告时,往往直接拿财务报表数据进行盈利能力、偿付能力、运营能力和发展能力方面的分析,而没有对这些数据进行一些必要的剔除(如对非正常和未实现利润的剔除、对不真实资产和负债的剔除)和处理。一般投zi者通常容易忽视对上市公司的收入和利润质量、资产和负债质量、所有者权益质量等方面的深入分析。
误区之六:重视财务信息、忽视非财务信息
虽然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提供了大量的会计信息,但这些财务信息往往是滞后的、综合性的、静态的会计信息,并且财务报表上即包括历史成本信息还包括公允价值信息,这些会计信息远不足以投zi者作为投zi决策的依据甚至全部依据。而我国广大投zi者对上市公司进行财务分析时往往过于重视对财务信息的分析,忽视了对非财务信息的分析。非财务信息包括那些不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不一定与企业财务状况相关,但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有密切联系的各种信息。投zi者如果忽视对上市公司创新能力、产品和服务质量、市场地位和竞争力等非财务信息的分析,可能就很难对上市公司的未来盈利能力作出准确的判断。
误区之七:重视财务报表、忽视报表附注
财务报表数据是用货币高度概括的结果。因而,如果单纯用总括数据进行分析,就可能无法得到决策有用的信息。而附注是财务报表的必要补充和说明,投zi者在对上市公司进行财务分析时,忽视了报表附注的分析,尤其是或有事项、承诺事项、关联交易事项、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分析,则很可能得出错误的结论,作出错误的投zi决策。
误区之八:重视报表数据分析、忽视业务实质的判断
投zi者进行财务报表分析,一定要结合上市公司的业务情况对数据进行分析判断,而不能仅从财务数据得出分析结论。当然,一部分投zi者可能由于财务知识的欠缺,对财务数据本身的涵义都并不太了解,更别提财务数据背后的业务实质分析了。
为您提供便捷、优质的服务是我们的宗旨!冠和公司真诚为中小型企业的成立、发展保驾护航!欢迎来电咨询!
成都冠和企业服务有限公司
13398152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