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pg.jpg.jpg叶蜡石叶蜡石是一种非常软的硅酸盐矿物,人们常用它作石笔、裁缝粉笔或雕刻小物件等。在中国,它的另一个名字广为人知,那就是寿山石(或青田石、昌化石)。纯叶腊石为白、灰、黄色调,有蜡光,手摸具有滑腻的感觉。叶腊石有很多工农业用途,如可以用作造纸、颜料、橡胶、油漆、塑料等制造中的填充物质及农药的配料。质地优良的叶腊石可以当作工艺品的原料。 叶蜡石主要由酸性火山凝灰岩经热液蚀变而成,在某些富铝的变质岩中也有产出。我国叶蜡石矿床按成因可分为热液型和变质型两大类。矿床主要形成于中世纪侏罗纪晚期——白垩纪早期,且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一带,多为中小型矿床。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已知叶蜡石矿床、矿点和矿化点约102处,其中矿床和矿点共76处。 化学成分为al2(si4o10〕〔0h)2单斜晶系,通常成致密块状、片状或放射状集合体。白色,微带浅黄或浅绿色,半透明。玻璃光泽,从珍珠状晕彩;硬度1—2;比重2.66~2.90;具油脂感;薄片能弯曲但无弹性。主要产于火山岩中的交代矿床。;块状叶蜡石主要用于造纸、陶瓷、耐火石料、电工、橡胶等工业部门。我国所产以叶蜡石为主要组成的致密石料,则用于雕刻印章和艺术品,如产于福建寿山的寿山石、浙江青田的青田石和浙江昌化的昌化石等。 篆刻,是中国古老的传统艺术,向有“冶金刻玉古时章,花乳青田质最良”之说。“花乳石”就是具有不同颜色、似冻似乳汁的叶蜡石。 叶蜡石是一种含水的铝硅酸盐矿物。颜色有浅黄、浅绿、紫褐多种,蜡状光泽,具韧性而不崩裂,有滑感,小刀很容易刻动,是雕刻的传统工艺石料。中国的叶蜡石矿产地很多,主要分布于新疆,浙江,福建两省的中生代火山岩区。 质纯色美的叶蜡石用作印章石。它们又以产地命名,浙江的青田石和福建的寿山石,早已蜚声五洲。内蒙的巴林石则是后起之秀。 印石中以“红、黄、青”三绝奉为国之瑰宝,往往作为礼品馈赠外国元首。红的是产于浙江临安县昌化玉岩山的鸡血石。它是由地球内部上来的硫化汞矿液,填充并冷凝在叶蜡石的裂隙中形成的。看上去很像新鲜鸡血见撒的斑缕,所以称为鸡血石。它是清朝皇室、王府的贵重藏品。 “黄”的是田黄石,产于福州市郊的寿山乡。它略透明,以内具萝卜丝纹,呈橘黄、桂花黄及金黄色者为上品。清代有“一两田黄三两金”之说。后经先进仪器测试查明,田黄不是叶蜡石而是珍珠石。 青田石中的珍稀品“封门青”,呈半透明状,温润细腻,莹洁如玉,青翠可爱。照之灿若灯辉,故又名“灯光石”,因为数量很少,比玉珍贵。叶蜡石矿床 学科:矿床地质学 词目:叶蜡石矿床 英文:pyrophyllitedeposit 释文:可开采选取叶蜡石的矿床。矿床成因类型有四种:①酸性凝灰岩热液蚀变型叶蜡石矿床,系酸性凝灰岩经热液蚀变成矿。多个矿体带状断续分布,多具带状构造,自中心向外依次为高铝质的叶蜡石带、纯叶蜡石带、硅质叶蜡石带和硅化带。矿体上常有次生石英岩顶盖。呈层状、透镜状,长几百米,延深几十米,厚几米至几十米。矿体还常与高岭石共生或伴生。矿石呈绿、黄、紫等杂色,块状一致密状构造,条纹状、隐晶鳞片状结构。此类矿床规模一般较大,矿石质佳,为叶蜡石矿床的主要类型。如浙江上虞梁岙、浙江青田尧土叶蜡石矿床。②中性火山岩热液蚀变型叶蜡石矿床,为石炭系安山岩、英安岩等中性火山岩经低温热液蚀变成矿。矿体脉状,长数百米,厚几至十几米。成矿特征与酸性凝灰岩热液蚀变型矿床略有差异。如新疆吉木萨尔县上喇嘛昭、河北围场叶蜡石矿床。③区域变质热液蚀变型叶蜡石矿床,系前震旦纪的酸性凝灰岩经区域变质叠加热液蚀变而成矿。矿体呈透镜状、似层状,,长几百米,厚几米,围岩为叶蜡石石英片岩。矿石灰白微绿,片状构造,鳞片变晶结构,由叶蜡石和石英组成。如浙江常山芳村叶蜡石矿床。④酸性火山岩型粉状叶蜡石矿床,系热动力作用与热液蚀变叠加成矿。如内蒙古新巴尔虎右旗天然粉状叶蜡石矿床。世界叶蜡石矿床的主要产出国有中国、日本、韩国、美国和巴西。销售热线:-赵经理销售qq:1175033595
鄯善西部五矿石业有限公司
赵经理
15022874888
吐鲁番鄯善石材工业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