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地山东 | 材质塑料 |
品牌联祥 | 规格国标非标全 |
用途防排水 |
防护功能
一、防护作用及其应用举例
防护作用具有广泛的涵义。为了消减自然现象、环境影响和人类活动对堤坡和岸坡造成的危害,常要采取适当的防护 措施。岸坡防护包括河岸、湖岸、海岸等的防水流冲刷,波浪冲击等,这类防护措施古已有之,有许多迄今仍在继续采用。传统的防护办法有利用埽枕、柴排、石 笼、抛石保护岸坡或打护坡桩等。它们虽然也能起到护坡的良好作用,但耐久性较差,常要不断维修。根本的弱点,是它们放在被保护土面上,不具有反滤功能,受 水流冲蚀和潮浪淘刷抽吸的作用,被保护土颗粒容易被水流带走,导致剥蚀和坍塌。
土工合成材料的发展,为上述岸坡防护提供了新的途径,简单地说,只要在被保护士面上覆一层有良好反滤性能的土工织物,压上一定盖重,即能有效地保护岸坡不受水流和波浪等的破坏。
不仅如此,土工织物质轻、耐腐、有柔性、整体性强、价廉、施工简便,它们在防护工程中的推广应用正在迅速发展。其实,这类材料不只有抗水流的能力,它们的产品之一——泡沫塑料板(聚苯乙烯eps)在岩土工程中还被用于防止土体冻胀。@
水利工程中利用土工合成材料的常见防护工程有:
(1)江河湖海岸坡防护。
(2)水库岸坡防护。
(3)水道护底和水下防护。
(4)渠道和水池护坡。
(5)水闸护底。
(6)岸坡防冲植被。
(7)水闸、挡墙等防冻胀措施等。
土工合成材料用于防护的范围很广,本节仅介绍利用软体排、模袋和三维植被土工网作岸坡防护,利用土袋、土枕及土工管筑堤坝护坡等,其他利用可举一反三。@
防护制品
防护用的土工织物应符合反滤准则和具有一定的强度。由于要受到往复双向水流作用,对织物应有更高的反滤要求,故应符合式(2-1),同时强度也应符合第一节“五”中的规定。为满足防护的各种特殊需要,应先将土工合成材料预制成符合一定需要的制品。举例说明如下。
土袋、土枕土袋、土枕是以织造型(有纺)土工织物缝制成的管袋形制品。土袋尺寸较小,类似于一般草袋,充填土料后成为块状土 体,可用于堵塞洞坑,建筑堤坝,或作为压载。土枕是尺寸较大的长土袋,直径可达0.4~ 1m,长度可达数米或更长,一般沿长度每隔0.5m 要绕一道横箍,它们既能作筑堤坝的填充体,又可作为压重。
软体排
软体排是用织造型土工织物缝制成的大片排布,分单片和双片两种,单片排四周边和中间缝上纵横绳网,既加强排体, 又可作为定位索之用,排上加压重块,保证其稳定;双片排由双层土工织物缝制成,其中还缝有管袋,供充填土料,形成自身压重,它也需缝上纵横绳网。软体排应 用时,排体铺在需要防护的部位,再加上足够压重,即可防止土体被冲刷。@
土工模袋
前面已对土工模袋作了简单介绍,是由两层编织型土工织物缝成的四周封闭的袋体,放于被保护岸坡上,并往其中浇注混凝土或砂浆,凝固成硬块体护坡。模袋由工厂预制,有不同厚度、不同规格。此外,还有在现场缝制成的简易模袋。@
泡沫塑料板块
泡沫塑料板块是由聚苯乙烯块锯成的薄板,其导热系数为土的1/3~1/4,具有保温性,放于混凝土板护面或土面上,可达到防止土体冻害的目的。
设计原则
软体排护坡与护底
排体布置
软体排布置于可能受冲刷破坏的部位,它的铺设范围及高程等应遵从《堤防工程设计规范》gb50286—98的规定。
排体顺水流方向的尺寸为排宽,垂直水流方向的尺寸为排长。枯水位以上为水上部分,以下为水下部分。排体水上部分 长度为坡面长和挂排所需长度之和;水下部分长度由与水上部分衔接段长度、水下坡面长度(其中应包括排体褶皱和收缩长度)以及因坡底可能发生冲刷需要预留的 长度三部分组成。水上部分与水下部分长度之和为要求的排长。排宽应为待保护区的宽度、相邻排块搭接所需宽度和考虑排体收缩需预留的宽度之和。相邻两块排的 搭接宽度一般为0.5m,上游排块盖在下游排块上。
排体稳定性@
排体应始终处于稳定状态,故应进行排体的抗飘浮、抗沿坡面下滑和要求压载的验算,要求的压载可参考规范,或参考图2-14。当水流流速不大于3m/s时,压载可为1kpa。为确保排体稳定,要求排体在坡顶和坡底给予锚固,底部为防止冲刷,锚固可采取沟埋方式。
坡底防冲非常重要,应根据具体条件做成有效的防冲图2-14 排体上的压重
1—层流;2—紊流 土工模袋护坡 1.选型
模袋有多种形式,应根据现场地形、工程类型和重要性以及水流条件等综合因素选型。按工程类别选择时,可参考表2-1。表2-1 模袋形式砂浆型,有、无滤水点 混凝土型,无滤水点充填料 水泥砂浆混凝土模袋选型参考 充填厚度(cm)6.5 10~15 15~20 30~70
坡工程应用临时性工程内河航道、渠道护
护岸、码头海岸防护@
模袋稳定性
一般情况下,模袋稳定性按其在斜坡上的抗滑安全系数fs 来评价(图2-16)
f s =[(l3+l2cosα)/l2sinα]fcs
(2-15)式中:l2、l3为长度(图2-16);α为坡角;fcs 为模袋与土之间的摩擦系数,应由试验测定,无实测资料时,可取0.5;fs 应不小于按sdj218—84规定的数值。 为了改善模袋稳定性,可以补充采取一些抗滑措施,参考图2-17。 另外,模袋底部的渗水应及时排除,如果模袋排渗能力不足,可以在模袋浇注后1小时,在袋内插排水管,如图2-18。
图2-16 模袋抗滑稳定分析示意图图2-18 模袋上设排水管示意图图2-17 土工模袋抗滑措施举例1—模袋;2—固定柱;3—回填;4—混凝土块;5—底端埋入沟槽回填
三维植被网植草护坡
护坡机理
植被网是一种类似于丝瓜瓤状的植草土工网垫,以加入炭黑的尼龙丝加工制成。丝与丝的交叉点熔合粘接,相互缠绕, 质地蓬松,孔隙率在90%以上,在其孔隙中可填加土料和草种。植草穿过网垫生长后,其根系深入土中,植物、网垫、根系与土合为一体,形成牢固密贴于坡面的 表皮,可有效地防止坡土被暴雨径流或水流冲刷破坏。@
以往植被网垫应用于无水或背水坡,目前国外已用于河道迎水坡防护,在有水流条件下,植被起良好的消能作用,促进落淤。有报导说,在水流较深情况下,它甚至能抗御高达6m/s的短期流速,对历时两天的水流,也能经受4m/s的流速,这种植被可使流速显著降低。
设计要点植被护坡设计主要包括判别采用植被的必要性;确定铺设范围;草种选择。植被必要性。坡上受冲刷破坏的程度与土类密切相关。另外对于水上坡,要不要防护,决定于降雨强度;对于水下坡,则要看水流流速的大小。植被必要性判别,对于水上坡和水下坡可分别
参考图2-19和图2-20。 图2-19 水上坡防冲要求铺设范围。植被应遍及要求防护的部位在高程上,水上坡应铺到坡顶,再横向延伸不少于0.5m;水下坡下端应至低水位以下1m(斜坡长),上端应达高水位以上0.5m(斜长)。@
草种选择。各地气温、降水和土质条件等差别很大,应根据当地大体情况,遵循几项基本原则来选择草种:适应当地环境,如耐寒、耐旱、耐涝等;适应土质条件,如耐盐、耐碱,耐酸等;生长期快,根系发育且长;价格经济等。 土袋、土枕筑堤坝
堤坝形式土袋、土枕筑堤坝可以采取不同的形式,归纳起来可分为两类:①全断面式,即整个堤坝体均由充填土料的袋或枕堆成,其底部铺设透水织造土工织物垫层,坡面设置防护层。土心填筑式,即堤坝中心部分为填土,两侧外坡用袋、枕堆筑,或填土后外部用土工织物整体包裹,如 图2-21(a),或填土即是逐层包裹而成,它们的底部及背部为土枕,图2-21 土心式坝示意图 图2-20 水下坡防冲要求
设计要点 制作枕、袋采用织造土工织物,它们应符合反滤准则,且能承受施工应力,其单位面积质量应不低于130g/m2,抗拉强度应不小于18kn/m。 为了保证袋、枕的稳定性,它们的尺寸应符合以下条件:
l/b〉2.4(2-16) l/h〉3.5 }
上式中的l、b、h、分别为填土后袋枕的长度、宽度和高度。土料充盈系数应不小于80%,但也不宜过大,填土应压实到规定密度。
堤坝稳定性可按传统的圆弧滑动法验算。@
堤坝外坡都必须作好保护层,例如块石或模袋混凝土护面等。
加筋功能
加筋作用
土体一般具有一定的抗压强度,但抗剪强度很低。设想有一块自由土体,即其侧面上全无约束,在其顶面上施加压力, 则在不大的压力下,土体即将被压坏。如果同样的一块土被放进一个刚性盒中,即其侧面受到完全约束,不可能有横向扩张,则在其顶面上加压,压力虽然达到很大 值,土块也不会被压坏。这个现象阐明了一个简单的道理:土体受压时,其破坏与否与土的侧向变形大小有关,允许的侧向变形愈小,它能承受的压力将愈高,所 以,要提高土的承受能力,可以从设法减小其侧向扩张着手。
加筋土正是利用了这一原理。在土体中的一定部位铺设水平方向的加筋材料,将土压实后,土与加筋材密切结合成一复 合土体(加筋土),当在复合土体的表面施加荷载,由于加筋材与周围土之间有较大的摩阻力(有时尚有咬合力),限制了土的侧向变形,相当于在土体侧面上施加 了约束力。从上面的道理可知,这种复合土体的承压能力理所当然地得到提高。
以往人们只是从概念上懂得这个道理,一直到了本世纪的60年代,法国工程师维德尔才从理论上建立了一套加筋土的设计方法,***初采用的加筋材料是金属条带,到70年代后期,金属材料才逐渐被土工合成材料所取代。@
加筋材料和加筋土应用
加筋材料
加筋土中的加筋材料通常采用织造土工织物、土工带和土工格栅等,只有当对强度和变形要求不高时,才采用非织造土工织物。
从以上的加筋原理得知,加筋在于限度地限制受压土体的侧向变形,而限制要靠土体中的筋材与周围土的相互作 用,为此,要求筋材与土之间应结合好,亦即两者之间应有较高的界面强度(摩擦力与咬合力大)。此外,加筋材料的蠕变性应较低。蠕变性指材料受不变的拉力 下,长度不断伸长的现象。蠕变使筋材承受拉力的能力不断下降。因此,在目前的加筋材料中,土工格栅的蠕变性较低,是较为理想的加筋材料。
加筋土应用加筋土主要用于三个方面,形成三种类型的加筋土结构。
软土地基加固
软土地基上建堤坝的困难在于土的抗剪强度低,承载力不足,压缩性过高。传统的方法是将填筑速度放得极慢,以待在 增加的荷载下软土固结,强度增加;或采取分期填筑方法;或在堤坝两侧,将填土延伸一定距离,形成戗台或反压马道,以平衡部分促进滑动的滑动力矩等等。@
这样,工期会拖得很长,费用高,有时填筑高度仍受到一定限制。而若在填筑之前,先在场地上预铺一层织造土工织物或土工格栅,对地基进行加固,可以较好解决这一难题。
堤坝边坡加筋
堤坝如果将边坡做陡,不仅能减少填土方量,还可节约用地,是一举两得的好事。如果地基的承载力较高,堤坝不致因坡度过陡而破坏,这时采用土工织物加筋陡坡即可达到此目的。
加筋土挡墙
它可以代替混凝土重力式挡墙。其优点是对地基的要求比重力式挡墙要低,抗震性较好。
这三种加筋土结构各有其不同的设计方法,下面分别作介绍。加筋土设计要求
软土地基加固
筋材及其布置 地基加固用的筋材可为织造土工织物或土工格栅,使用时将它水平铺放在软基面上,两端包折,如果土很软,可以先铺 层薄砂,再铺加筋材,如图2-22(a)。如果一层筋材强度仍不足,可在第一层筋材上填约0.5~1.0m厚度土层(是透水料),再铺第二层筋材,
两 层筋材在端部连接起来。
山东联祥工程材料有限公司
梁先生
15065809398
山东 泰安 泰山区 高新技术开发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