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梅花腊梅花为腊梅科植物。腊梅的花蕾干燥,又名雪里花,一般在11月中旬开花直到次年3月左右,花期很长。初春花未开放时采摘,及时低温干燥。干燥花蕾呈圆形、矩形或倒卵形,长1~1.5厘米,宽约0.4~0.8厘米,花被叠合作花芽状,棕黄色,下半部由多数膜质鳞片所包,鳞片黄褐色,略呈三角形,有微毛。气香,味微甜,后苦,稍有油腻感。以花心黄色、完整饱满而未开放者为佳。产自湖北、江苏、浙江、四川、贵州等地。
主要用途编辑观赏价值腊梅寒冬开花,清香四溢,庭院栽植最为适宜。腊梅与南天竹搭配,黄花红果,是插花,盆景的好材料。[4]
药用价值药理作用
给兔静脉注射可降低血糖。对离体兔肠、子宫有兴奋作用。[1]
功能与主治
解毒清热;理气开郁。主暑热烦渴;头晕;胸闷脘痞;梅核气;咽喉肿痛;百日咳;小儿麻疹;烫火伤。[1] [5] 开郁和中,化痰,解毒。用于郁闷心烦,肝胃气痛,梅核气,瘰疬疮毒。[6]
【炮制】拣去残梗、沙石、土块。晒干或烘干,备用
【性味】辛;甘;微苦性凉;小毒
【归经】肺;胃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外用:适量,浸油涂或滴耳。
【注意】湿邪盛者慎用
【附方】①治久咳:铁筷子花三钱。泡开水服。《贵阳民间药草》②治汤火伤:蜡梅花(以)茶油浸(涂)。《岭南采药录》
【各家论述】1.《纲目》:解暑,生津。2.《浙江中药手册》:治暑温胸痞烦渴,小儿麻疹,百日咳。3.《江苏植药志》:治心烦口渴,气郁胃闷。[1]
常用*
1、咳:腊梅花9克,泡开水代茶饮。
2、胃气痛:腊梅花或根9~15克,泡茶或水煎服。
3、中耳炎:腊梅花蕾浸麻油或菜籽油内,3~5天后,用油滴耳,每次2~3滴。
4、风寒感冒:根15克,生姜3~5片水煎后加红糖适量服用。
5、烫火伤:腊梅花以菜籽油浸后,涂敷患处。
6、暑热、心烦头昏、头痛: 腊梅花、扁豆花、鲜荷叶各适量,水煎服。
7、急性结膜炎:腊梅花6克、菊花9克,水煎,调入蜂蜜少许饮服。
崇川区嘉怡堂苗木经营部
焦赞赞
18726773397
安徽亳州市谯城区康美大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