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芨供不应求的现状
由于野生资源逐步枯竭,社会需求不断增加的影响,白芨由野生变人工种植是必然趋势。白芨种子在自然环境下发芽率几乎为零,以前人工种植都依靠块茎繁殖,投入成本高,块茎切块容易腐烂,发芽率只有50%~70%,种植效率低。近几年,白芨组培种苗技术逐步成熟并推广。白芨种植有两种,黄花白芨和紫花白芨。在紫花白芨中,又有大种、小种之分,其中以大种块茎产量较高。经过组培驯化后的紫花大白芨苗为白芨种植发展的主要品种。具不完全统计,全国白芨种植面积2013年2000亩左右,2014年种植在3000亩,2015年种植超过1万亩,2016年预计超过2万亩。随着推广力度的增加,相信2、3年后白芨货源供应紧张的局面将得到缓解。
田间管理有哪些要求
1、浇水:白芨的正常生长要求土壤含水量25%-30%,空气相对湿度75%-85%。水分过多易导致地下部分腐烂而引起茎秆死亡。水分过低会导致减产。移栽后的头3天每天浇一次水,之后每2-3天浇一次,待新芽长出后便可中心土层太干时浇水。
2、追肥:白芨喜肥,追肥应以有机肥为主,冬季不施肥。农家肥以牛羊粪为佳,鸡粪、垃圾混合肥禁用。
3、除草:*一年小苗期主要为人工除草,应轻锄畦面,避免伤根。
广州市济世民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18022325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