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肚菌是一种珍希食用菌品种,因其菌盖表面凹凸不平、状如羊肚而得名。羊肚菌,又名草笠竹,是一种珍贵的食用菌和薬用菌。羊肚菌于1818年被发现。用于食积气滞、脘腹胀满、痰壅气逆喘咳。羊肚菌又称羊肚菜、羊蘑。其结构与盘菌相似,上部呈褶皱网状,既像个蜂巢,也像个羊肚,因而得名。羊肚菌在山火之后的两至三年内产量特高,因此北美的采摘者会根据山火来采集羊肚菌。然而,当火灾被控制后,在同一个地区内,它的生长数量会年复一年地减少。
羊肚菌的产地分布
野生羊肚菌的产地主要分布于我国河南、陕西、甘肃、青海、西藏、新疆、四川、山西、吉林、江苏、云南、河北、北京等地区,在山火之后的两至三年内产量特高,因此北美的采摘者会根据山火来采集羊肚菌,然而,当火灾被控制后,在同一个地区内生长数量会年复一年地减少。
生长环境
春末至秋初生长于海拔2000~3000米左右的针叶阔叶林混交林中,多生长于阔叶林地上及路旁,单生或群生。还有部分生长在杨树林、果园、草地、河滩、榆树林、槐树林及上述林边的路旁河边。单个或成片生长,土质一般为沙碱性或略偏碱性。一般5月上旬至6月上旬出菇较多,属于喜冷凉型食(薬)用菌。
广州小滋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15770496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