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触媒研究发现
2002年,光触媒传入中国。此技术是将特殊光触媒粉末倒入污水中,照射紫外线即可分解水中有毒金属,净化成饮用水,此技术也可用于整治受污染河川,且对环境生态无害。
光触媒材料
光触媒材料主要有纳米tio2、zno、cds、wo3、fe2o3、pbs、sno2、zns、srtio3、sio2等,2000年以来又发现一些纳米贵金属(铂、铑、钯等)具有更好的光催化性能,但由于其中大多数易发生化学或光化学腐蚀,而贵金属成本则过高,都不适合作为家居净化空气用光催化剂。
在所有的光触媒材料中,纳米除醛酶不仅具有很高的光催化活性,且具有耐酸碱腐蚀、耐化学腐蚀、无毒等优点,价格也适中,具有较高的性价比,因而市场上大多使用纳米二氧化钛作为主要原材料。
纳米二氧化钛(tio2)是一种半导体,主要有锐钛型(anatase),金红石型(rutile)及板钛型(brookite)三种晶体结构,其中:板钛型晶体稳定性差,一般认为不具备光催化活性。
金红石型晶体具有比锐钛型晶体更强的光催化性能,耐候性和附着性也很好,纳米无机包覆稳定,市场价格高于锐钛型晶体。
纳米氧化锌(zno)粒径介于1-100 nm之间,是一种面向21世纪的新型高功能精细无机产品,表现出许多特殊的性质,如非迁移性、荧光性、压电性、吸收和散射紫外线能力等,利用其在光、电、磁、敏感等方面的奇妙性能,可制造气体传感器、荧光体、变阻器、紫外线遮蔽材料、图像记录材料、压电材料、压敏电阻、高效催化剂、磁性材料和塑料薄膜等。在橡胶、陶瓷、纺织、印染、国防工业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珠海绿清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180230136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