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率调制(fm)在电子音乐合成技术中,是有效的合成技术之一,它早由美国斯坦福大学约翰。20世纪60年代,卓宁在斯坦福大学开始尝度使用不同类型的颤音,他发现当调制信号的频率增加并超过某个点的时候,颤音效果就在调制过的声音里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新的更复杂的声音。音频信号的改变往往是周期性的,一个容易理解音频调制技术的范例是小提琴和揉弦,揉弦通过手指和手腕在琴弦上颤动,使琴弦的长度发生变化,从而影响小提琴声音的柔和度。与fm无线电波相同,fm合成理论同样也有着发音体(载体)和调制体两个元素。发音体或称载波体,是实际发出声音的频率振荡器;调制体或称调制器,负责调整变化载波所产生出来的声音。载波频率、调制体频率以及调制数值大小,是影响fm合成理论的重要因素。
基本的fminstrument包括两个正弦曲线振荡器,一个是稳定不变的载波频率fc(carrierfrequnecy)振荡器;一个是调制频率fm(modulationfrequency)振荡器。载波频率被加在调制振荡器的输出上。载波振荡器是一个带有fc频率的简单的正弦波频率,当调制器发生时,来自调制振荡器的信号,即带有fm频率的正弦波,驱使载波振荡器的频率向上或向下变动,比如,一个250hz正弦波的调制波,调制一个1000hz正弦波的载波,那么意味着载波所产生的1000hz的频率,每秒要接受250次的影响产生的调制。制体和载波体都是有频率、振幅、波形的周期性或准周期性振荡器。
江西国宣广电科技有限公司
13607075266